在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交通执法支队,一级主办夏国平是城管“老队员”了。他的办公室里,保存着一件黑色制服,仿皮的面料有了明显的褶皱,金属纽扣也已斑驳褪色。这是21年前,夏国平进入城管的第一件“战袍”。
时节如流。今年58岁的他见证了浦东城管的数次体制调整、整治夜排档、治理渣土偷倒乱倒……执法事权也从单一到综合。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城市越来越整洁有序。在这背后,是夏国平和所有城管人挥洒的青春和汗水。
树立形象收获职业认同感
2000年3月,浦东新区农发局组建城管执法力量,夏国平成为农村地区城镇建设管理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就在两年前,浦东新区在全市率先实行区一级层面城市管理领域的综合执法,组建了城市管理监察总队,并先行先试把“六顶大盖帽”并成一顶,改变了“大盖帽”过多过滥现象,也便于统一指挥和集中力量。一年后,浦东新区将街镇监察队也纳入城管综合执法序列,由此城管换装为灰色制服。夏国平的第一件“战袍”也光荣“入库”。
改革开放浪潮之下,浦东成为人口输入大区,城市管理面临重压,改善城市“脏、乱、差”面貌,树立城市文明形象,成为当时城管的首要任务。面对市容乱象,夏国平这批城管人在整治、回潮、再整治的拉锯中坚守着,换来了城市的整洁干净。
2010年,浦东城管在全市率先换装,制服颜色由灰色变成蓝色。那一年上海成功召开了世博会,浦东城管也出色地完成了保障任务,大大提升了队伍的整体形象。而最近一次换装是在2017年,城市管理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迎来了全国统一。
戴帽徽、佩臂章,为国家执法,夏国平说,城管队伍的形象树立起来了,城管人的职业认同感也越来越强。他珍藏着帽徽、臂章这些老物件,因为它们象征着一种荣誉。
与时俱进承担更多重任
2009年,浦东、南汇两区合并后,夏国平来到浦东城管下属交通运政大队。大队主要负责交通执法。当时“克隆出租车”等非法营运现象突出。为了抓“黑车”,夏国平和队员们曾经在刺骨寒风中苦等数小时,也曾遇到乘客不愿指证、“黑车”强行闯关等棘手的情况。
而从早期的管理流动摊贩到“黑车”整治,从市容维护到违法建筑拆除,如今夏国平的执法内容已经“无所不包”。2016年3月1日起,浦东城管集中承担起城市管理领域的市容环境卫生、市政工程、绿化、水务、环境保护等共计19大类、1430项执法事项。到今年3月,根据《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实施办法》,浦东城管的执法事项又新增153项。夏国平的案头摆着一摞小册子,这是他进入城管以来使用过的执法手册。浦东城管执法从单一的街面执法向综合行政执法转变,事权扩展的历程,这些执法手册就是缩影。
夏国平至今还保留着剪报的习惯,“看到和城管相关的理论、政策或是新闻,我都要剪下来,重要的还会整理在本子上。”
在新时代体现新作为
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大事要事不断。在这过程中,浦东城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这些年,城管队伍来了不少年轻人,高学历人才也纷至沓来,城管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据统计,40岁以下城管队员占比超过了56%。
夏国平坦言,城管系统正变得权责更明确、管理更优化、执法更规范。过去,城管的执法阵地主要在街面,如今已经走进小区开设了“城管工作室”,类似群租、违法搭建等相关问题,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城管。
浦东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浦东城管将智能化、信息化等现代化科技手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夏国平这名“老队员”感受到了新气象。比如,执法队员每次执勤前,都要开启执法记录仪,将执法全过程记录下来;在排查违法建筑中,无人机巡航派上了用场;队员巡查,使用了谷歌眼镜取证……这些“智慧城管”的举措让执法如虎添翼。就在这次疫情防控期间,浦东城管执法局还开发了“街区疫情防控信息平台”,为疫情防控“街区包干”迅速实现全覆盖精准排查发挥了重要作用。
30年间,浦东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浦东城管也实现了从没有执法队伍到组建综合执法队伍的转变,进一步探索扩大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执法。如今,浦东城管还在深化完善执法的体制机制,理顺其中的条块关系、条条关系和条线内部关系。“未来,面对不断出现的城市管理新情况,我们依旧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夏国平说。
(来源: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