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医学科学家隔空创作抗“疫”赞歌《医魂闪光》

2020年05月01日09:46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同寻常,仿佛一夜之间,改变了人们的既定轨迹,取消了推杯换盏的聚会,停止了度假旅行的安排,荆楚大地突遇新冠病毒袭击,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面对疫情,医护人员披上白色战袍,冲向没有硝烟的战场,用火一般的热情与病毒作斗争。其他行业的人们,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投入抗疫战斗中。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两位来自医学界的科学家曾凡一教授和詹启敏院士隔空创作抗“疫”赞歌《医魂闪光》,用自己的方式传递中国逆行者的民族精神,给予爱的力量和勇气。5月1日,这首歌曲MV正式发布。

一拍即合,实现30年的心愿

这首歌的词作者和演唱者詹启敏院士(笔名潇敏),是我国著名肿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歌曲的曲作者和演唱者曾凡一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理学双博士,是著名的医学遗传学家,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PI。在美国攻读学位期间,还辅修了音乐作曲和理论,并与美国某著名唱片公司签订了多张唱片合约,在上海、华盛顿等地多次举办个人演唱会。

两位推崇科学和艺术融合的医学科学家,虽相隔千里,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相识。当时曾凡一的母亲黄淑帧教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担任高级科学家并进行合作研究。有一天在黄教授家的客厅里,来自华盛顿特区的多位医学工作者酝酿成立了黄河合唱团。正在NIH做博士后的詹启敏院士和在宾大攻读双博士的曾凡一教授都加入了黄河合成团。当时黄河合唱团在当地多次进行赈灾义演,在华府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两位有共同追求的学者也由此相约合作。但是后来他们都忙于各自领域的科研工作,一等很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年2月上旬,全国医务人员积极奔赴武汉参加抗疫斗争之际,詹启敏院士与曾凡一教授不约而同地想到用歌声参加抗疫行动,用歌声支持武汉一线医务人员。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作一首歌曲,30年的夙愿终于得到了实现。

排除万难,隔空创作录制歌曲

虽然两位科学家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是将理想付诸现实却并非易事,尤其是在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歌曲的编曲录制工作就变得难上加难。从编曲、录音、混音,到后期制作,都需要多次反复进行。

作词作曲初稿完成后,编曲成了第一个难题。许多著名制作人、录音师都不在上海或者正在居家隔离中,面对面的沟通几乎没有可能。让人感动的是,周围许多朋友都自发自觉行动起来,参与到歌曲编制过程中。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我们的歌》音乐总监、中国著名音乐制作人、董健剑先生得知此事后,尽管远在海南探亲无法回沪,仍然自告奋勇义务地接下了这一重要的工作。经过和董健剑先生的反复推敲和沟通,有了编曲和伴奏的初稿。

接下去,寻找疫情期间开放的录音棚和可以出门工作的录音师则是他们遇到的第二大难事。这项工作再次得到各方朋友的鼎力相助。录音师段老师,经过多次协调,终于安排开放了一个录音棚,他单程开车3个多小时,赶来为曾教授录音。没有合唱团伴唱,曾教授就一人演唱了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完成了小样初稿。之后,经过编曲和旋律的再次修改,正式录制小样不得不换到上海另一个录音棚录制。录音师贠老师二话不说,又是一个通宵。完整的伴奏和小样发给詹院士后,他认真练习了三天,在北京也经过周折找到一个录音棚连夜录制,并寄往在大连的制作人顾老师,经后期制作把他的声轨寄到上海。可是由于两位歌者不能在同一时空中交流,最后还需要再次进棚重新编辑和修改整首歌的结构,进行再创作……

可以说,这首抗疫歌曲本身也经历了“抗疫”的坚持:在三个不同的录音棚,通过四位录音师的专业录制,经由北京、上海、海南、沈阳四省市的隔空交流和制作以及二十多稿的改编和修改后,终于有了成品。

这个过程中的曲折也反映出音乐界的广大同仁参与抗疫行动的决心。曾凡一教授还表示要特别感谢父母曾溢滔院士和黄淑帧教授也为歌曲提出宝贵建议,使歌曲更加悦耳感人。曾凡一教授一个人完成了制作过程的多项工作,科学家特有的工匠精神在她身上如实体现。通过詹启敏院士和曾凡一教授以及音乐界的同仁共同努力,终于隔空完成了这首歌曲的创作录制。

这首歌与其他歌曲的不同之处,不仅仅是对一线医务人员的歌颂,让大家为抗疫战士们奉献精神感动,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激发人们积极向上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为了更好地传达这种精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又在各方支持下为该曲制作了精美的MV,治愈系的歌声与前线的抗疫画面相得益彰,用歌声传递温暖,用音乐鼓舞人心。正如歌词中所说:让生命之树常绿,让生命之光常亮,把生命之美还给人间,为生命之花送去朝阳……(童宽)

(责编:唐小丽、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