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要“实”

2020年04月28日11:42  
 

党中央确定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取得明显成效。2020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之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而在这关键之年又遭遇疫情,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社会发展,基层干部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这个时候就更加要为基层干部“减负”,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其能够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抓落实。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层减负应在“领导带头”上下实功,防止命令式部署。上面出现官僚主义,下面就会产生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领导干部就要在以身作则上见行动,在整改落实上作表率,释放出上行下效的正能量。比如,在关键环节,强化主体责任,把量化的减负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一级看一级的示范效应。

“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形象地表明了基层工作的重要、复杂和繁重。基层减负也要减去基层干部心理上的负担。基层干部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千差万别的个人情况,要厘清实情、调和关系又要解决问题,着实责任不轻、压力不小。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基层干部责任更重、压力更大。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基层干部时刻坚守岗位、满负荷运转,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贡献,有的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对于在一线连续奋战的基层干部,尤其需要多一些理解包容、多一份关心爱护。要确保他们的权益,也要疏导他们的波动情绪,助力卸下心理负担,用关心关爱保障他们的生活、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其以更加健康的身心投入到为民服务的事业中,凝聚干事创业的伟力。

当然减负不等于减责任,松绑不等于松要求。我们更要警惕“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减负的目的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提升工作质量,优化工作作风。基层干部自身还要继续加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广袤的基层,是党的方针政策最终落地的土壤,是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舞台。整治基层形式主义既要有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又要有敢闯敢试、锐意进取的担当。切实和彻底对形式主义说“不”,让基层干部从“被动式”应对到“主动性”参与,才是基层减负最大的福利和意义。

(来源:安亭镇 顾明芳)

(责编:实习生、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