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浦东故事丨踢正步,步测出第一张浦东地图

2020年04月21日16:05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导言】今年,我们迎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而立之年的浦东早已“脱胎换骨”——从蛙声一片的浦东稻田,到高耸云天的“大厦森林”,再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跑出的“上海速度”,令人惊艳的巨变,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今天起,人民网上海携手浦东档案馆推出系列稿件#30年·浦东故事#,随小编一起来感受浦东三十年的巨变。

浦东,一直是上海地图的“下只角”。在开发开放的初期,浦东地图的缺失给出行办事带来极大不便,直到1993年才有了第一份浦东地图。而这份浦东地图,竟是几个退休人员用脚测量、用手绘制的……

用踢正步丈量陆家嘴

开发开放之初,不少人不相信浦东的未来发展蓝图,觉得“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但实际上,无论相不相信,浦东都已经热火朝天地建设起来了。

但是当时,浦东还没有一幅地图。这给居民出行和外地来沪人士带来了极大不便。

刚从公交公司退下来的沈入群等四人商议,能否画一张浦东地图,让更多人了解浦东。于是四人相约,每天早上8点30分到陆家嘴开始测绘。

四人都当过兵,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用“走正步”的方法开始了测量,一步75厘米。他们就这样用最原始的测绘方法——步测,分头走遍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28平方公里的100多条马路,标出路边300个单位。

他们白天用脚算出路幅、路距,统计出沿途企事业单位,夜晚汇总信息,手工绘制,每周六再进行数据汇总。经过半年耕耘,1993年7月,浦东新区第一张地图《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简图》正式问世。

但是,他们做第一张地图时没有经验,因为没有刊号,只能算是“非法”出版物,或者叫非卖品,不能对外销售。为此,沈入群等人找到了中华地图学社,说明情况并得到了后者的支持。经过修补,1994年9月,新的浦东地图诞生了,这张地图有了自己的刊号,也不再是步量手绘的地图,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份经过出版认可的地图。

用双脚追赶浦东发展

此后,沈入群发现单一的普通地图并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出行办事的需要。他又给社发局写了建议信,希望能绘制一张浦东新区便民地图,为市民生活、出行提供便利。他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很快,新区16个局、署以及300多个与百姓有关的单位都标在一张地图上出版,这便是浦东新区第一张便民地图,它成为沟通政府和老百姓的一座桥梁。

从1993年第一张浦东地图起,沈入群也参与了上海浦东大大小小十数次地图的编制工作,用双脚追赶着浦东新区的发展征途。

浦东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地图往往跟不上发展的进程。如今,随着浦东新区的飞速发展,浦东地域每年都发生着不小的变化,一张张浦东新区地图,是人们了解浦东发展现状和未来的窗口,也是浦东招商引资、人才招聘的亮丽名片,每一张都承载着浦东新区的变化,每一张都是永久的记忆。

(责编:严远、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