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公筷公勺”:养成这个好习惯有重要意义

2020年03月27日09:42  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公筷”不能直接预防新冠病毒传播,但养成这个好习惯却有更重要意义

  摘要:“好习惯的养成对未来总有帮助,不要等到疫情发生才想起来应该怎么做,或许今天养成的好习惯就对下一次出现的疾病有预防作用。”

  “疫情让人们在公共场所的用餐习惯发生很大变化,餐饮企业也因此面临多维度的变革。”上海美罗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阎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们主动“隔开一桌”代替“扎堆聚餐”,“餐前洗手”代替“直接上手”,都是商场、餐饮商户显著感受到的用餐习惯变化。积极倡导公筷公勺的使用,则普遍被上海各大商业体视为下一步指导餐饮企业“满血复活”的第一步。

  使用公筷公勺与疫情防控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市民在家中用餐是否也要从“不分你我”变为“公筷为先”?在卫生专家看来,推行公用餐具除了能降低部分病菌的传播概率,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唤醒公众对公共卫生的关注。

  不能单独预防新冠

  但对提高公共卫生意识很重要

  环贸广场“古意”餐厅,餐桌上事先摆放了一副公筷。

  “使用公筷其实就跟戴口罩、勤洗手一样,是基本的健康行为,应该得到同样的重视。”长宁区疾控中心综合业务办、应急办主任庄建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同疫情出现前,大家并未对戴口罩的重要性予以重视,直到疫情发生后,大家才意识到,戴上口罩竟然对是否会被病毒感染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并迅速养成了外出佩戴口罩的习惯。“公筷制也一样,当人们聚餐都习惯使用公共餐具,这本身就传递出了注重健康的信息,对疫情防控举措的整体传播有很大好处。”

  不过,庄建林同时指出,从传染病学角度来看,使用公用餐具所能有效预防的是通唾液、体液传播的病毒和细菌,比如大家熟悉的幽门螺杆菌、肠道病毒、手足口病等。使用公筷可以降低这一类病毒从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人的风险。但新冠病毒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方式有差别,因而单单使用公筷并不能起到预防作用,仍需要佩戴口罩、勤洗手等有效预防措施的“加持”。

  “分餐”不能一蹴而就

  “公筷”更符合饮食文化

  环贸广场孔雀皇朝餐厅,多人餐桌上均预留了一副公筷。

  记者采访时,也有消费者建议,“公筷制”需要经常换筷子夹菜,吃到兴头上还是会出现忘记换筷子的情况,不如直接推行“分餐制”,“中餐西用、一次到位”。

  “‘一刀切’的做法不太适用于中国的饮食文化,应该把‘公筷制’和‘分餐制’相结合,根据菜品特性决定分食还是用公共餐具,更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庄建林表示,西餐的食物特性决定了其更利于分餐的属性,比如一块牛排,切成几块都是一样的。但中餐中的很多菜品却很难做到分餐,比如一条鱼有不同部位,并且在摆盘、上菜时都讲究色香味俱全,注重菜品的完整性,因此使用公用餐具,让食客自行决定每一个部位的“去留”更为妥当。

  庄建林表示,不论怎么吃,只要能做到“交叉的餐具不入口、入口的餐具不公用”,那就能有效避免病菌的交叉感染。

  “非典”时期好习惯应沿用至今

  2003年“非典”时期,也曾出现一波建议市民在家中和公共场所用餐都使用公筷的风潮。一些市民就从那时开始,养成了分餐好习惯。

  一位食客告诉记者,自己家人中有人患有幽门螺旋杆菌,因此除了与家人“错时用餐”之外,逢年过节聚餐时,大家都会主动使用公筷,既保证一家人“整整齐齐”欢聚,又避免交叉感染。

  “比较建议大家先以家庭为单位,尝试使用公共餐具。”庄建林表示,此次疫情,使得人们对保持社交距离、打喷嚏用肘部遮挡等卫生习惯有了新认识,对于洗手、戴口罩这些比较“老生常谈”的习惯也经历了一次“速成”。

  “公筷制”作为餐饮习惯中的一种,要让十几亿人短时间里都养成这一习惯并不现实,并且与中国现有饮食文化仍有冲突,但如果先从小朋友开始培养,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公筷制,养成公用餐具的使用习惯,那么这一习惯就更有可能沿用终生。“好习惯的养成对未来总有帮助,不要等到疫情发生才想起来应该怎么做,或许今天养成的好习惯就对下一次出现的疾病有预防作用。”庄建林说。(图片来源:舒抒)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