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市场监管人的“十二时辰”如何度过?

唐小丽、宋超

2020年03月19日12:55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一天24小时,86400秒,抗击疫情的路上,每一秒,都有人在坚守。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披星而来,迎光前行,戴月而归。

在严峻的防控形势面前,来自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的全体干部不曾后退,他们闻令而动,夜以继日坚守在抗疫的前沿阵地,构筑起一道战“疫”安全防线。

子时(23点到01点)

午夜零点,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的数间办公室内依然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仍在电脑前忙碌。为帮助企业尽快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他们必须尽快从全区五万多家企业中梳理出企业的各项数据信息,为后续的集中走访企业做好准备。为了让走访更有效,服务更精准,他们连续工作到凌晨,对数据反复核对、分析、确认……

丑时(01点到03点)

凌晨3点,本已入睡的药化科科长刘颖胤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为规范零售药店口罩销售行为,确保市场有序,保障市民疾病预防需要,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当天需开始承担全区91家网点药房的驻点值守及监督检查工作。凭借着多年的丰富经验和熟练的业务知识,仅用了一个小时,她便整理汇总出一份包含地址、联系方式以及营业时间等详细信息的网点药房名单,为确保当天执法人员及时顺利到岗到位提供了可靠保障。

寅时( 03点-05点)

初春的深夜,在铁路上海站西北出口处,有一群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志愿者们,这里面就有来自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34名党团员青年。这些平均年龄30岁不到的志愿者,分两批每天4班、24小时不间断地驻守在上海站西北出口处,每天数千旅客都要经过他们的逐一筛查,虽有风险,但不曾慌乱和懈怠,时时刻刻严阵以待。高东和毛丹阳负责值守凌晨4点的班次,尽管非常辛苦,但他们总是精神抖擞地坚守岗位,在出站口耐心细致地引导旅客准确、有序地填写“健康云”入沪人员信息登记表,并对填写信息进行核查。他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不清楚怎么填报、说不清自己要去哪里、不认识路或者普通话不太好的旅客,这时候他们总是会主动帮忙、不厌其烦,反复沟通确认,或者打开自己手机里的地图给旅客导航。在拂晓的料峭寒意里,他们用热情的态度和细致的服务,让回沪人员感受到上海的温暖。

卯时( 05点-07点)

“疫情防控不能有死角,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早上六点钟,执法人员开始对全区33家农贸市场进行巡查,仔细排查菜价肉价,防止有不良商贩哄抬生活物资价格,严把禁止活禽交易和猪肉及禽类产品检验检疫关,守护老百姓的“菜篮子”。检查完菜场,他们又要马不停蹄地对商场、超市、药房等开闸检查,重点关注口罩、消毒杀菌用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与疫情防控相关防护用品,以及粮、油、菜、肉、蛋、奶等老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严查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

辰时(07点-09点)

在口罩销售供应的紧俏阶段,负责在维持口罩投放秩序的市场监管人员早上七点钟已准时赶到各自辖区的零售药房集合待命,他们要挨个核查药店销售口罩数量,一张张地核对抗病毒药物进校单据,确保医疗物资及时供应到群众手中。

全程“不见面”,防疫、服务两不误。每天上午8点30分,静安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窗口工作人员一上班,就忙着拆封邮件、整理办事群众邮寄来的申请资料,这是自疫情防控以来该局开展“网上办理”“邮寄办理”等“不见面”审批服务的一个场景。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保障优质高效的服务质量,他们提前谋划,精心准备,积极推行“网上办理”“邮寄办理”以及“容缺办理”等各项措施,倡导办事人员通过上海“一网通办”、上海市开办企业“一窗通”网上服务平台以及 “随申办市民云APP”等网上平台办理业务,尽量减少人员面对面接触与交流。近期,他们还通过EMS寄送材料,待完成审批后,再将证照批文邮寄给办事人员,实现了全程“双向免费邮寄服务”。

巳时(09点-11点)

服务有温度,复工加速度。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嘉里中心、太古汇、梅龙镇广场、久光百货等南京西路商圈商业综合体到企业园区、辖区重点企业,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平几乎每天都要带队走访数家企业并实地指导复工复产工作。“我们要主动指导、主动服务、主动对接,真心实意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每到一处,他都会详细询问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听取意见建议和需求,从防控措施、人员安排、安全生产等方面给予现场指导,并鼓励企业坚定信心,有序复工复产复市。“星巴克甄选烘焙工坊”是南京西路商圈的一处地标性打卡点,为帮助工坊尽早恢复营业,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成立专班,多次上门指导其指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落实人员健康管理等制度,实地帮助企业在经营品种选择、餐位间隔、人流动线等细节上进行审慎安排、精细布局,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针对辖区57家“星巴克”门店以及各中介门店的实际需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跨前一步,主动与其总部公司对接,简化备案流程,由总部统一申报各门店防疫举措,提高复业效率。

午时(11点-13点)

复工后,就餐安全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企事业单位职工食堂也成为他们的主战场。在一次次的全覆盖检查中,他们还快速总结出四步工作法:查底数,梳理辖区职工食堂名单及复工情况;看现场,实地检查复工单位职工食堂供餐人数、方式以及防疫措施情况;查事项,开展SOP检查,重点查看进货来源、员工晨检、设施设备消毒记录等事项;补措施,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查的效率,又降低了疫情防控的风险,为辖区企事业单位安全复工织密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网”。

未时 (13点-15点)

在市北高新园区复工潮来临之前,大宁路市场监管所市北高新园区监管组对各幢楼宇开放的特种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每一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设备使用登记、日常维保和定期检验情况记录,各类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校验情况等细小处的环节,他们无一遗漏,反复查验,并再三指导叮嘱单位企业加强特种设备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做好隐患自查自纠自改工作,复工复产在即,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决不能投入使用。

申时( 15点-17点)

对于疫情期间发生违法案件,快查快处、严查严办是第一要求。“在拼多多平台上销售一次性医用口罩的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涉嫌存在违法行为。”接到一起协查线索后,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和公安部门火速赶赴现场。检查中,执法人员查见该公司在售口罩、医用酒精、一次性使用脱脂棉球等防疫用品30余款,共计约30多万件。经现场初步核查,该公司销售的“一次性医用口罩”价格明显高于市场同类商品,是其进货价格的3倍以上,并且由于数量巨大,当事人的行为已涉嫌犯罪,联合组对该公司当即采取了现场查封措施。

酉时(17点-19点)

为确保辖区内复工复产的企业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错时延时监管成为他们的“必修课”,对沿街餐饮企业、酒吧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更是他们每日的“必答题”。从业人员的随申码以及外地回沪的从业人员健康信息是否完整,工作人员是否按规定全员佩戴口罩、落实每天2次体温监测,营业场所是否严格做好消毒、通风透气、按时清理垃圾……他们一边严格检查一边向食堂负责人宣传防疫知识,反复提醒企业要提高防疫风险意识。进店顾客体温监测、相关信息登记、日常消毒杀菌、人流控制、店内工作人员随申码和近期轨迹等内容,不仅要一一核查,往往还要现场“手把手”指导企业一项项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这样的“现场教学”,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戌时 (19点-21点)

晚上7点钟,一条“涉嫌高价售卖口罩”的信息进入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的视线,“必须立即对居民反映的某美甲店涉嫌以45元高价销售口罩的情况进行核查。”彭浦所的执法人员接到任务后迅速赶赴涉事店铺,现场发现30盒共计300个型号为“3M 9502VT”的口罩。通过大量调查和取证,终于查清该店负责人在疫情发生后向3M经销商购买了4700盒口罩,通过某公益小组微信群向湖北省各医疗机构进行捐赠,店内存放的30盒口罩是经销商赠送物,店家用于赠送其在上海的亲朋好友,并未出售。非常时期,绝不放过任何疑点!“小区内存在一涉嫌违法销售防疫用品的窝点,9名人员均为从疫情重点区域返沪人员,有较大疫情防控隐患。”调查刚刚结束,执法人员又根据举报线索前往下一个现场进行调查核实。

亥时( 21点-23点)

晚上11点钟,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值班室的执法人员放下手头的电话后,将刚刚收到的信息认真记录在值班记录本上。这样的动作他们一个晚上要重复多次,涉及疫情期间投诉举报、咨询政策、办理业务等问题,他们都要第一时间进行反复核查并分类汇总到各业务部门,确保疫情期间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疫情防控战斗中的“十二时辰”,每一分每一秒都意义非凡。除了他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市场监管人,在工作岗位默默奉献、履职尽责,“疫情不退,我们不休”,是他们庄严的承诺。 (图片由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提供)

(责编:唐小丽、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