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诵读“岂曰无衣”时,我们读到的是什么?

东方卫视《诗书画》栏目即将推出“励志情怀”系列节目

2020年03月04日22:08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3月4日电 (记者 曹玲娟)一曲“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为何令人热血沸腾?一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背后,深藏怎样一段知音之情?前段日子,日本驰援中国抗疫物资上的古诗词为何会引发人们的普遍关注?疫情当前,我们为何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渴望传统力量的抚慰?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东方卫视《诗书画》栏目组紧急启动“云策划”,恢复录制后第一时间推出“励志系列”,由节目总顾问汪涌豪教授和陈引驰教授精选把关,迅速遴选数十首充满励志情怀的经典诗词和绘画作品,与您一同赏析经典的诗篇,感受经典背后博大的力量。

据介绍,《诗书画》此次推出的“励志系列”,诗、词、书、画选择跨越千年。诗歌方面,上溯至中国诗歌的源头——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更有唐宋、明清诗人的的诗篇与观众共同赏析。

《诗经.无衣》中的出征誓词慷慨激昂,“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穿越千年,依旧回声嘹亮。铿锵的音韵中,人们仿佛看到了除夕冒雨出征的白衣战士的身影;看到一批又一批不计个人安危,奔赴疫情前线的“逆行天使”坚定的目光。他们的无畏奉献与牺牲,正是中华几千年铮铮脊梁、不屈意志在当代最好的写照。

危难时刻,更需同舟共济。诗圣杜甫一生多经乱离、几番沉浮,始终不改忧国忧民的志向。他暮年创作的《解忧》为我们描绘了一次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旅行,也正是这次旅行,引发了杜甫“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的感慨,警醒着我们危难关头团结一心。这样的思考,放在今天来看,依旧具有现实意义。

“不辞万里,远道而来”“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无论是文人跋山涉水的相聚;还是军人日夜兼程的出征,即便道路曲折、前途漫漫,只要坚定地走下去,胜利就在我们的前方。唐代诗人张九龄与张祜为我们描绘了两种不同的“行路”场景,却让人殊途同归地想起那句脍炙人口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除带领观众领略文辞之美外,《诗书画》“励志系列”还将通过对诗书创作背景的深度解读,与观众一同“知人论世”,从而对作品本体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隽永的文字读来令人齿颊生香。但也许您并不知道,这首短短28字的《送柴侍御》背后,凝结着作者王昌龄与孟浩然、李白、柴侍御等人的友谊,是不止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温暖故事。

同样,在赏析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大雪送炭与芥隐》过程中,主持人也将为您讲述“雪中送炭”这一妇孺皆知的成语的来历,“雪中送炭”这一行为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从而引出中华民族无论贵贱贫富、不离不弃,守望相助的精神。

在“励志系列”赏析的诸多诗歌中,南宋诗人陈刚中的《绝句.客舍休悲柳色新》是主持人曹可凡特别推崇的一首。这首在唐代大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基础上作的“翻案文章”,一扫王诗“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惆怅寥落,抒发了作者“东西南北一般春”“何处相逢非故人”的旷达胸怀。曹可凡认为,这种积极、正向的信心,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风霜,屹立不倒的精神所在。古为今用,今天这个特殊时刻,我们再次吟咏这些诗篇,从古人留下的文化瑰宝中汲取正能量,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录制“励志系列”的过程中,主持人印海蓉感慨道:“诗歌是最凝练的语言,也是最有力量的语言。它不仅是中国人,也是东亚、亚洲人共同的文化财富。”

据悉,该系列节目将于3月6日至16日每晚17:48在东方卫视首播。

(责编:董志雯、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