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

平时都是我在照顾别人,这一刻,我成了被照顾者

2020年02月12日22:07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时间:2020年2月12日

地点: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记录人: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奉贤区中心医院 王海红

因为武汉的疫情,因为相同的使命和信念,我认识了现在的室友——奉贤区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周东花老师。

初次的相识和交谈还历历在目,周老师嘴里偶尔“蹦”出来的一句地方特色话,让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俩是老乡,都是奉贤“东乡宁”。

家乡人民特有的淳朴、热情和善良的本质在我俩的交流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开来,我们意犹未尽,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之感。

周老师就像一位知心的姐姐,无微不至地照顾和关心着我们。我进入武汉金银潭医院上的第一个班就是中班。尽管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可陌生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长时间的煎熬,防护服内体力的大量消耗,坚持到凌晨1点。回到住的地方,我早已身心疲惫,本想回家吃根火腿肠垫垫肚子就睡觉,可当我坚持着用仅剩的一点力气从头到脚洗刷一遍的时候,周老师已经轻手轻脚地起床,帮我烧了开水,泡好了泡面。

周老师边叮嘱我慢慢吃,边跟我聊聊班上的情况,无形之中缓解了我身心的双重压力。我瞬间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平时都是我在照顾别人,这一刻,我成了被照顾者,终于体验到了“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

周老师也是一个热爱学习、积极上进的人。医疗队原本的工作安排中,我们奉贤的援鄂医护人员都是进入金银潭医院普通病房工作,但由于接手的ICU的病人病情重,形式严峻,周老师和我同时被抽调入重症组工作。

周老师虽然是中医大毕业的,是中医专科医院的医生,但是对于收治的重症患者,应用的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此次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周老师总是很认真地学习、研究和探讨,并很出色地完成了重症组的医疗任务。好几次我下班后没有时间概念的倒头就睡着,而周老师总是坐在小圆桌前,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在我睡醒之后,我俩就一起讨论分管床位病人的情况,她讲病人的治疗方案,药物原理,监测要点,我讲病人的治疗效果,各项身体指标,心理状况,配合情况……医护两人竟是如此地和谐,相辅相成。

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特殊的境遇,使我们相遇相知,这也是是我们一辈子的交情和缘分!

【专题聚焦】战“疫”日记——“我们一定能赢!”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