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浦东是这样过年的!

2020年01月26日15:44  
 

鼠年来啦!

今天是大年初二,

小布想带领大家穿越回过去,

一起看看从前的浦东人

都是怎样过年的~

 

腊月二十三

祭灶神、吃圆子

对于中国人来说,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是春节,都是过年。腊月二十三这天,对于浦东来说最大的事莫过于祭灶神。传说,灶君老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观察人间善恶的,到每年的年关,灶君老爷都要去玉皇大帝那里汇报该户人家一年中的善恶表现,玉皇大帝根据汇报赏善罚恶。因此,在旧社会,“送灶君”是十分隆重的。各家要在灶神龛前陈列干果糕点,燃点香烛。所以旧时有“八月廿四家家有,十二月廿三比高低”的说法。

当然,祭灶神,还有样东西得让灶王爷多吃一点,那就是圆子。在民间传说里,让灶君公公多吃几个圆子,是为了粘住他的嘴巴,好让灶君公公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奏事时,少说人间坏话,多说人间善事。在浦东地区,农家人每年都会在腊月二十三的前一天,去乡间田埂边,精心挑选被冰冻过的荠菜,叶子要带棕青色的。之后,再到田里挑矮脚小青菜。晚上,对荠菜、青菜拣一遍,去掉老叶,剪掉长长的荠菜根。第二天清晨到镇上排队买上好的夹心肉。这种肉嫩而不肥,适合制作圆子的馅料。当这些馅料都准备好后,搓圆子的糯米粉也差不多该上场了。在浦东乡村,农家人把糯米捣成粉的过程,叫椿(或叫舂米)米。椿米时,把米放在石臼里,人站在木架上,用脚用力一踩石头翘起,脚一松,石头落进石臼里,米就会碎掉,变成粗的米粉。之后,用很细密的筛子,从椿碎的粗粉中筛出细粉,盛进盆子里。

近中午,袅袅青烟开始陆续在农宅上空飘荡,这是浦东人家在做圆子、煮圆子。旧时,第一锅圆子煮好后,一般先盛三大碗敬灶君公公。这时,全家老小一起祭拜灶君公公,举行送灶仪式。活动结束后,全家还要用圆子敬祖宗,然后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圆子,开开心心过小年。

腊月二十四

扫尘

“大扫除”对于至今的上海人来说,仍是过年的必备环节。但是您知道年前“大扫除”确定是哪一天吗?答案是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也被称为“扫尘日”,“尘”与“陈”谐音,所以春节前扫尘也就有了除旧布新的含义。家里会来一次最彻底的大扫除。用长竹竿一头扎上扫帚,将屋檐等家里凡有悬尘、蛛网、积尘的所有角落掸扫干净,以崭新面貌迎新年。

顺带说一句,过年前,浦东农村还有另外几个习俗——杀年猪、宰鸡鸭、裹馄饨。其中,馄饨因为形似元宝,过年吃馄饨寓意招财进宝。裹馄饨先得做馄饨皮子,和好面团,把面团裹住擀面杖,在台面上不断重复滚动,直到将面团擀成薄薄的皮子为止,手擀馄饨皮子是纯手工方法,速度慢、较费力,却充满温馨的气息,做出来的馄饨别有风味。

 

除夕

看年夜饭高低

到了大年三十这天,过年渐进高潮。晚饭前,浦东人的桌子上都会放上杯、碗、筷和菜,点上香烛,祭拜天地和先祖,体现敬仰、敬畏之心。到吃年夜饭时,老佃户(即自己有几亩薄田,或没有土地,依靠饲养耕牛为其他人家耕作的农民)首先要揭锅看锅里的年夜饭高低。哪个部位高的,说明明年哪个方向的收成好;哪个部位低,说明那个方向的收成差。

 

同理,春节清晨,老佃户也会早早起身,到牛棚去看看牛站着还是躺着。如果牛躺着,说明今年雨水多,灌水省力一点;如果牛站着,说明今年雨水少,灌水就要吃力一点。

吃过了年夜饭就是守岁了,在过去,年底财主结帐,往往在除夕前向穷人逼债,熬过除夕,第二年开始,债务又可稍缓,所以人们又称除夕为“年关”。穷人在这一天真是度日如年,常东藏西躲来“躲债”。

大年初一

不打扫、新年食、兜喜神高低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开始,礼仪习俗颇多。《川沙厅志》(清光绪五年刻本)载,正月:初一日早起,肃衣冠,拜天地、家庙,谒尊长,悬祖先像,供以果饼,曰“斋尊”。邻里交贺,或各投刺于门,曰“拜年”。晨食小糖圆,午煮白菜作食,曰有菜头。年初一这天的中餐除了要上这些好菜外,必须要上肉圆菠菜细粉汤,而且要求菠菜不得切断,细粉越长越好。二尺多长的粉条要靠大人站起来替小孩捞到碗里,据说这象征着从新年第一天开始,好日子长长久久,长辈们寿比南山。此外,有些人家还吃“八宝饭”、菠菜肉片炒年糕、桂花糖年糕,期盼招财进宝,一年更比一年高。”

除此之外,这天一早,有新女手持香烛还要到庙里去拜菩萨争烧头香,祈祷新一年如意兴旺。妇女出去烧头香,“当家人”则一清早起来出门“兜喜神方”。清晨家庭户主按当年日历本所指示的喜神方向,到野外去兜圈子,意为可在那儿得到财宝,使自己的家庭富裕起来,事业兴旺。

大年初五

迎财神

迎财神是中国古老的节日习俗之一,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川沙厅志》(清光绪五年刻本)载:五日,商贾家接财神,用鲜鲤,曰“元宝鱼”,至暮轰饮,曰“财神酒”。

 

元宵节

炭茅荡、走三桥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叫上元节,俗称正月半。据《航头镇志-第二十二章社会生活》载,民间流传着民谣:“正月半夜接灶神,荠菜圆子肉馄饨。”入夜,村村出灯笼,户户挂红灯,大人鼓动孩子“炭茅荡”。所谓“炭茅荡”,是举着用毛竹稻草扎成的火把绕着自家的田头边跑边喊,大意是自己种的庄稼比别人好,收成比别人好,诸如“别人家田里结喇叭,我伲田里结大瓜”等。而妇女和姑娘聚在一起则玩一种游戏叫“迎紫姑”,俗称“扛三姑娘”。紫姑是传说中的“厕神”,能预示人的凶吉以及年成的好坏。在中国,迎紫姑的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解放后,元宵节吃圆子(汤圆)、馄饨的习俗仍在持续,“炭茅荡”和“扛三姑娘”已极少见,近乎绝迹。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年俗如今也已鲜为人知,那就是“走三桥”。“走三桥”是过去江南普遍的习俗。过去的人相信,这样可以“却疾病”,有的地方又称为“走百病”。“走三桥”之俗,明代已有,据文献记载,每到元宵,妇女群游,祈福保佑,以免灾祸降临。一般三五成群,最前面有一人手里持香,见有桥处,互相牵手而过。这一盛况,清代上海人秦荣光在《上海县竹枝词·岁时》用“是夜倾城出游”来形容。还有诗句为证,“元宵例合走三桥,环洞新桥只二条。吾愿苏家桥改建,三桥走遍路迢迢。”大意是说因为这一带只有两座新建的石环洞桥,所以诗作者希望苏家桥也能被改建,那样就可以顺利地跨三桥了。其中说到的环洞、新桥均在如今的周浦镇。

因为是春节期间最后一个团圆日。这一天的晚饭也很有讲究,各家各户必有一道菜——“粉丝汤”,粉丝汤里除了粉丝外,还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那是蛋饺。粉丝在农民眼里是捆扎棉花包的打包绳,以期今年棉花丰收;黄灿灿的蛋饺即是金元宝,以期今年招财进宝。

虽然有不少过年习俗

因为时代的更迭

而于我们渐行渐远。

但小布想说,

无论如何的物是人非,

对美好的向往、对未来的期许始终依旧。

(来源:浦东发布)

(责编:葛俊俊、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