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成績單發布,長三角經濟表現創新紀錄
前三季度成績單發布 長三角表現創新紀錄
近日,長三角三省一市陸續發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
從經濟總量來看,前三季度,上海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4萬億元,為40721.17億元﹔同期,江蘇首次突破10萬億元,為102811.0億元﹔此外,浙江GDP達68495億元,安徽則為39770億元。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三省一市增速均跑贏5.2%的全國平均增速。
增速的領先,最顯著的變化是長三角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佔比進一步提升。最近的一組數據很有說服力:今年前三季度,長三角三省一市GDP約25.18萬億元,佔全國比重達24.81%。相比之下,2023年,長三角GDP總量達30.5萬億元,佔全國比重為24.4%﹔2024年再創新高,達33.2萬億元,佔全國經濟總量的24.58%。比重的持續提升,凸顯了長三角作為全國經濟壓艙石、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的使命與擔當。
今年前三季度,滬蘇浙皖的表現亮眼,不僅體現在高增速,更關鍵在於從不同方面超越自身,創造新紀錄。
前三季度的上海,不僅以5.5%的經濟增速高居長三角增速第二,更讓外界大吃一驚的是,相比去年同期,上海的增速高了0.8個百分點,比今年上半年高了0.4個百分點。尤其對照今年初上海為GDP增長定下的預期目標——5%左右,如今三個季度過去,已領先全年目標增速。這無疑讓上海的全年經濟成績單備受國內外關注。
更受矚目的是,前三季度上海GDP首破4萬億元,站上一個新台階。這意味著什麼?2021年,上海經濟總量首破4萬億元,如今的上海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僅用了三個季度,便幾乎創造了“十四五”首年的全年經濟體量。
前三季度,江蘇取得5.4%的增速,而其經濟體量達到了102811億元,如此體量取得這樣的增速,自然來之不易,同樣符合今年初定下的“5%以上”的增速預期。相比之下,前三季度,廣東GDP為105176.98億元,同比增長4.1%。由此,江蘇與廣東共同創造新紀錄——前三季度,GDP邁上10萬億元新台階。
浙江則創造了另一個4萬億元新紀錄——前三季度,浙江進出口總值首破4萬億元,達4.17萬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出口為3.16萬億元,進口為1.01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3%、0.2%。如此,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分別站上4萬億元、3萬億元、1萬億元新台階,均創下同期的歷史新高,同時浙江的前三季度進出口和出口規模均超過“十四五”首年,即2021年的全年規模。其中,浙江外貿主體韌性十足——據統計,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新增8000余家,達11.2萬家,其進出口值佔浙江全省比重達82%,拉動該省進出口增長6.3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安徽GDP為39770億元,距離4萬億元大關僅差臨門一腳,難免令人惋惜。不過,在長三角中歷來以“特長生”形象示人的安徽,正不斷“兌現”自己的巨大潛力,將發展落差轉化為發展空間。前三季度,安徽進出口增幅領跑長三角——安徽進出口總值7262.5億元,這一數值相比滬蘇浙等外貿大省並不算多,但其增速卻高達15.7%,比全國增速高出11.7個百分點,同時已實現連續11個季度正增長。
外貿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長三角進出口總值12.62萬億元,同比增長6.6%,佔我國同期進出口總值的37.6%,這一比重較去年同期上升0.9個百分點,創歷史同期新高。如此,安徽日益成為長三角外貿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其中,安徽的出口成績尤為亮眼——前三季度,汽車出口再創新高,以80.2萬輛的出口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同比增加17.8%,由此全國每7輛出口汽車就有1輛是安徽企業出口。同期,安徽“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增長71.9%,成為拉動該省出口的重要引擎。
前三季度,上海與江蘇的外貿成績同樣亮眼。其中,上海前三季度進出口總值3.34萬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由開局落后於全國轉變為反超1.4個百分點,出口總值增長更是高達11.3%,成為增速高於全國的重要支撐。江蘇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達4.38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4%,進出口對全國外貿增長貢獻率達20.5%,居全國首位。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任俊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