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寶山區“十四五”何以打造新時代轉型樣本?

2025年10月23日15:31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10月23日電 (記者葛俊俊)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上海市政府新聞辦推出“實干繪答卷 接力新藍圖”上海“十四五”規劃成果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展現十六個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

今天上午舉行該系列第十場發布會,圍繞“勇擔轉型重任,勇當科創尖兵,打造新時代現代化轉型樣本”主題,寶山區委書記李晨昊介紹了寶山區“十四五”期間建設發展成果,寶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鄧小冬,區發展改革委主任高虹軍,區規劃資源局局長石崧,區科委主任劉新宇,區濱江委主任江瑞勤等出席新聞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李晨昊表示,“十四五”以來,寶山區錨定“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國際大都市主城區、全市綠色低碳轉型樣板區”戰略目標,發展“六大產業”深化產業轉型,推動“三箭齊發”深化空間轉型,建設“四個城區”深化治理轉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圓滿收官。

五年來,寶山區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干字當頭、奮力一跳,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去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100億元﹔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幅超過GDP 增幅﹔工業總產值達到2600億元﹔前4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2400億元,工業投資佔比提升至20%﹔社零額突破3600億元,年均增長5.7%﹔前4年,商銷額突破40000億元﹔規上服務業營收年均增長6.1%,服務業增加值佔比超七成,經濟發展質效持續提升。

五年來,寶山區謀定快動推進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建設,在全市科創版圖中主動作為、爭作貢獻。“十四五”期間,研發投入強度達4.69%,實現大幅提升﹔高新技術企業數年均增長20.3%。完成全市首個概念驗証服務認股權登記,認定概念驗証中心11家,建成市級以上創新創業孵化載體36家,與復旦、同濟、北大、上大等高校共建大學科技園,形成西有環上大科技創新核、東有復旦國家大學科技園的集群發展態勢,各大學科技園累計轉化科技成果近300項,落地企業近1000家。

同時,優化創新創業生態,深化推動“先投后股”、創新聯合體等一批國家級創新改革試點任務,探索“先租后股”“先服務后股”,打造“咨募投服”一體化服務體系。加快人才服務“一件事”改革,首創人才“關鍵小事”聯辦快辦機制,讓更多人才在寶山住得起、留得下、發展得好。

五年來,寶山區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嵌入全市產業版圖,全力構建以“六大產業”為核心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高端新材料、機器人及高端裝備等千億級產業集群。與宇樹科技共建上海大學通用智能機器人研究院,上海機器人產業園集聚上下游企業近300家。2025年上半年郵輪靠泊艘次、旅客出入境接待人次,分別佔全國運營量的51%和70%,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開啟運營。綠色低碳產業規模突破千億,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核心功能區和公共服務平台,推出國內首個碳足跡量化工業軟件並實現國際互認。

五年來,寶山區服務全市發展新格局構建,推動吳淞、南大、濱江“三箭齊發”,打造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樣板間”。吳淞創新城加快啟動建設,110平方公裡“大吳淞”規劃發布實施,勾勒“三江交匯、上海之門”嶄新藍圖。南大智慧城推進整體開發,雙子塔樓、科創之門、數智中心等拔地而起,中央公園初步建成。全市首座郵輪主題文旅綜合體“海上世界”建成運營,6公裡長江岸線貫通開放,大郵輪、摩托艇、無人機、音樂節、煙花秀繪就寶山特色的“詩和遠方”。

五年來,寶山區加快建設美麗、便利、人文、平安“四個城區”,成功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區。加快城市數字化轉型,深化“兩張網”建設,完善“15分鐘社區生活圈”,推動“兩舊一村”改造、適老化設施改造等民心工程,新增一批保障性住房和“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床位,建成一批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好醫院。獲評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區,成功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社區治理學院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李晨昊表示,面向“十五五”,寶山區將持續深化“一地兩區”建設,勇擔轉型重任、勇當科創尖兵,努力打造新時代現代化轉型樣本。到2030年,寶山將加快建設成為科創引領、戰新集聚、活力迸發、開放共享、幸福宜居的國際大都市主城區,努力打造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節點、全市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城市核心功能的新引擎和新時代現代化轉型樣本。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