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上海高空觀光雲端之旅翻花樣 俯瞰上海更立體

2025年10月16日16:48 |
小字號

憑高度讓游客“望得遠”,為“勇敢者”開辟極限賽道

雲端之旅翻花樣 俯瞰上海更立體

日前,美國《旅行和旅游世界》網站發布一篇報道,聚焦2025年中國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旅游市場的火爆。

文章指出,北京、上海和重慶成為國內外游客的“頂流目的地”。上海作為“一座擁有標志性地標建筑和現代化景點的全球城市”,憑借“高度”吸引著世人,“假期期間,游客紛紛涌向滬上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俯瞰這座城市”。

上海高空觀光“雲端之旅”的含金量是藏不住的。

一方面,“老牌勁旅”陸家嘴“三件套”(上海中心大廈、上海金茂大廈和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東方明珠持續吸引海內外游客,不論嚴寒酷暑,排隊一兩個小時,隻為登上觀景層一覽城市的摩登與繁華。

另一方面,從今年春節期間開放的普陀環球港258米觀光層,到4月15日揭幕的北外灘320米The Stage白玉蘭觀景台﹔從7月1日登場的250米太平洋新天地觀光廳,到7月中旬推出的寶山長灘觀光塔“凌雲步道”高空行走……今年以來,上海各區的高空項目“新秀”頻出。

“雲端之旅”無疑是門好生意,但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一些問題也值得思考:城市高空項目扎堆,如何避免同質化?一個項目開放后,怎樣保持“新鮮感”、提高復購率?站在城市更新、文旅融合的角度,魔都“雲端之旅”顯然不能停留在“拍照打卡”層面。

“上海之巔”不忘找亮點

牽手芬蘭國寶級IP姆明做“治愈天空”80周年限定特展﹔阻尼器科普區展陳全面升級……在先天優勢基礎上做增量

就像人們到了迪拜就要去828米高的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一樣,滬上第一高樓上海中心的“上海之巔”觀光廳,常年擠滿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對來自德國法蘭克福的中年夫婦告訴記者,他們為期19天的環中國游覽行程,有4天留給了上海,抵達上海后的第一站便是“上海之巔”。

“城市之最”指向的是“代表性”,對游客有天然的強吸引。但若是固守先天優勢,隻滿足於做“景觀容器”,大概率不會一路“火”下去。2024年接待外籍游客17.5萬人次、開放已有8年之久的“上海之巔”,顯然明白這個道理。

今年8月,上海中心牽手芬蘭國寶級IP姆明做“治愈天空”80周年限定特展,就是在不變的空間中增加變量。118層的玻璃上貼著姆明一族成員形象,配上可愛的花草和鬆樹貼紙,給游客拍照留念增加了趣味。119層的咖啡廳同步推出姆明主題下午茶,B2層開設姆明一族衍生品快閃店,為游客提供了更多休閑消費選擇。

與知名IP聯手的同時,“上海之巔”不忘向內求索找亮點。阻尼器被稱為高樓的抗風抗震“神器”。上海中心大廈125層重達1000噸的阻尼器,去年成功經受了14級超強台風“貝碧嘉”的正面沖擊,可謂“戰功赫赫”。

今年7月,隨著阻尼器科普區展陳完成全面升級,“御風奇遇·千噸阻尼器奧秘探索”迅速成為熱門觀光項目。在觀光廳門票的基礎上,兒童和成人要分別多加78元和88元才能觀看這個科普項目,但記者注意到,入口處依然排起了長隊。

一名來自安徽的寶媽表示,“帶孩子來都來了,肯定不能錯過這項特色內容。”通過視頻解析、觸屏互動、等比例模型與阻尼器實景聯動,原本藏在建筑深處的“神器”變得觸手可及,讓家長和孩子了解到“建筑的平衡器”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國慶假期,恰逢2025年第二屆上海國際光影節盛大舉辦,“上海之巔”觀光廳也憑借“站得高望得遠”的優勢和自身區位優勢,抓住節慶活動影響力疊加效應,進一步吸引游客。小陸家嘴濱江段、東方明珠、浦東美術館、正大廣場等“一段三點”每日晚上開展光影聯動展演之時,都是展廳內游客最激動的時刻。

打造“功能復合型樂園”

游客來到環球港觀光台,大概率不會只是登高觀光,樓下商場有很多“誘惑”。人們在此停留時間越久,非門票消費越多

眾所周知,游客的時間十分寶貴,一些喜歡提前做計劃的游客甚至會制定精確到小時的游覽行程。

在“上海之巔”採訪時,記者就遇到一對來自深圳的“95后”賴氏姐妹,她們計劃在觀景層看完落日后乘坐浦江游船。這樣一來,留給吃飯和購買紀念品的時間就很緊張。“好在這裡和樓下上海特色紀念品非常多,大廈裡面也有很多餐飲店,不用再去其他地方找了。”發現需求能在樓內高效解決,姐妹倆鬆了口氣。

事實上,以高空觀光為特色的文旅項目,應成為一座“功能復合型樂園”。以東京晴空塔為例,它不僅是觀光塔,內部還包含水族館、天文館以及數層購物餐飲空間,形成“高空—地面—地下”立體式商業生態。市民金女士對游覽東京晴空塔印象深刻。她說:“原計劃就是上去拍拍照,沒想到下樓后又是吃飯、又是購物,逛了好幾個小時,花了3倍於門票的錢。”

從這個角度看,環球港新增高空觀景項目可謂自帶優勢。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環球港實現215億元的銷售額和5830萬人次的客流量。支撐起這些數字的,是商場內豐富的國際時尚購物、環球特色美食、沉浸式文化娛樂選擇,以及不定期舉辦的各類快閃和見面會活動。游客來到環球觀光台,大概率不會只是登高觀光,除了其自帶的“日咖夜酒”,樓下商場還有更多“誘惑”。而人們停留的時間越久,非門票消費也就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游客,尤其是來自海外的游客,更傾向於在居住的酒店附近觀光,或是通過酒店介紹篩選游覽地,幫助他們避免“選擇恐懼症”、節省時間成本。白玉蘭廣場直通上海W酒店,環球港綜合體自帶凱悅酒店,兩家酒店的住客均可成為“雲端之旅”的目標客群。環球觀光台項目負責人表示,哪怕價格調高過一次,這幾個月通過酒店介紹來觀景的游客人數還是不斷增加。

“人無我有”開極限賽道

“凌雲步道”推出以來已有超1萬人次體驗。走完全程也就10到15分鐘,但需在無玻璃圍擋的180米塔頂進行近200米高空漫步

如果沒有上述優勢怎麼辦?

不在市中心,矗立在寶山濱江的長灘觀光塔就是這樣。即使周邊有上海·海上世界商場和伊敦康得思酒店,但也都在1.7公裡之外。塔內目前營業的商業隻有一尺花園,引流作用有限。

針對這個局面,長灘觀光塔選擇“整活兒”。在今年7月中旬推出勇敢者的高空觀光體驗——“凌雲步道”,又在隨后兩個月內相繼推出極速躍界、凌霄光璇項目,包含180米塔頂高空行走、“窩囊版”蹦極和40米高、100米長的巨型旋轉滑梯體驗。

記者了解到,“凌雲步道”推出以來已有超過1萬人次體驗。雖然走完全程也就10到15分鐘,但在無玻璃圍擋的180米塔頂進行近200米長的高空漫步,本身就是新鮮事。內圈行走時,人們還能感受到護欄的“保護”,一旦行至外圈,便是貨真價實的膽量挑戰了。

高度不佔優勢的情況下,長灘觀光塔轉換思路,主打“人無我有”,踏准滬上其他高空觀光項目沒有的“極限賽道”。在網紅城市重慶,來福士探索艙·雲端樂園就是這麼做的,不僅成為當地居民爭相前往的景點,也讓來福士成為外地游客到重慶的旅游目的地。

從西南首座高空主題觀景台“天空之境”,到城市高空江景秋千“雲中飛躍”亮相,再到打造橫向摩天樓高空步道,重慶來福士近年來不斷加碼“極限”,闖出了一條新路。

這些“勇敢者的游戲”吸引了不少親子家庭和年輕情侶,有的年輕人看了新媒體平台的宣傳視頻,專程從外地趕來。“凌雲步道”負責人透露,孩子們的表現通常比家長勇敢,有孩子表示下次要帶小伙伴一起來體驗,“情侶則希望除了白天之外,能在夜晚或者浪漫的傍晚藍調時刻再走一次,留下更美的合照”。

談到稀缺性,從復興島飛行基地起飛的黃浦江陸家嘴直升機游覽項目,則提供了另一種有別於一眾觀光塔的魔都“雲端之旅”體驗。負責該項目的新空直升機文旅項目經理告訴記者,今年暑期該航線熱度持續走高,最多一天要飛10來次。購票者中外國及外地游客佔比六成,大多數人會選擇1280元8分鐘的夜間游,欣賞浦江兩岸的璀璨燈光。有個別游客為了享受更極致的體驗,甚至會花六七千元直接包機。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吳越)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