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直播經濟在楊浦:處處是舞台,品牌能增長,創業有溫度

2025年10月12日09:43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今年3月以來,“小紅書冒險島Redland”“抖音生活上海嘉年華”“抖音生活咖啡節”“上海餐飲抖音消費券”等頭部平台直播活動接連在五角場廣場“玩轉楊數浦”白玉蘭直播間舉辦。火爆的線上直播遇見火熱的線下場景,帶動區域消費活力躍動。

在中船科技園,傳統的園區樓宇經過改造,化身直播孵化基地生機勃發。隨著150余家企業相繼入駐,“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直播集聚生態初步形成。

楊浦區推動數實融合直播經濟集聚區建設以來,直播經濟正積厚成勢。如今,空間載體遍布城市角落,產業生態融合賦能實體,人才成長環境溫暖可感。

看載體:城市處處是舞台

從傳統樓宇到城市街頭,處處是舞台。只要鏡頭開啟,話筒連通,這裡“無處不直播”。

“沒想到,傳統樓宇也能改造成助力直播經濟成長的舞台。”上海廩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天天播)創始人張添說。

去年,為了擴大業務規模,張添選擇公司新址時來到中船科技園直播孵化基地。讓他驚訝的是,這處傳統樓宇已經改造成集內容創作、分享、社交、成長等多元場景於一體的創意友好型直播孵化空間。

1-9樓匯聚著電商直播企業,11-19樓則是優質內容創作搖籃,讓不同類型的企業和人才在這裡相互交流、共同成長。園區還打造了“直播十大景觀”,從萌羊舍到頌缽療愈空間,從咖啡吧到普拉提工作室,成為直播人才的“減壓閥”與“靈感源”。

在張添看來,直播孵化基地提供各類共享設施,幫助直播企業有效降低成本。“在外面租一天直播攝影棚就要3000元左右﹔搬到中船科技園,租賃場地成本可降至約三分之一。”

直播可以發生在量身定制的傳統樓宇,也可以發生在人潮穿梭的城市街頭。

今年3月,楊浦區打造的“玩轉楊數浦”城市共享直播間亮相五角場廣場,讓直播助力城市秀場更加璀璨。

直播間開幕首日,便吸引“抖音生活上海嘉年華”在此落地。活動聯動巴黎春天、創智匯、江灣裡Meet678、上海國際時尚中心等近10個商場40余家特色商戶,開展消費券等優惠推廣和達人帶貨,吸引5.6萬余消費者觀看。

今年“五一”前后,楊浦區聯合抖音、美團、東方購物、無憂傳媒、無鋒科技等直播經濟重點企業舉辦“白玉蘭直播盛典”,開展持續近一個月的白玉蘭直播間全城直播活動。聚焦區域核心商圈、文旅資源,通過“直播+商業”“大屏+小屏”“政府消費券+商家優惠”激發區域消費活力。4月24日至5月4日,白玉蘭直播間助力五五購物節商品交易總額(GMV)超1.03億元,同比增長47%。

處處是舞台,人人能出彩。如今,楊浦區正加強直播載體建設,直播基地、直播孵化空間、直播間、特色直播場景“四級”直播載體遍布全區。鼓勵商圈商場、特色街區、商務樓宇、園區景區等拓展直播業務和服務,打造特色場景、豐富內容供給、加強宣傳力度。

看生態:賦能品牌促增長

頭部平台集聚,帶動生態全鏈條在楊浦區深度融合。借助直播經濟打開銷路,成為越來越多實體商家的增長新路徑。

從五角場到新江灣城一帶,抖音、小紅書、嗶哩嗶哩、美團等互聯網平台比鄰而居。頭部直播平台集聚,帶動直播達人、MCN機構、品牌商家生態全鏈條融合。

“臨近平台大廠,是選擇楊浦的重要原因。”上海坤酥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純愛文化)創始人劉雨坤說,純愛文化是一家小紅書頭部直播代運營機構,旗下達人主播超20人,月商品交易總額近3000萬元。

劉雨坤認為,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直播電商體系逐漸完善,正在由“以達人為中心”轉向“以商家為中心”,為越來越多品牌商家開辟新的增長路徑。

構建直播場景,已經成為品牌商家發展的基礎建設之一。一方面,直播為品牌商家拓展銷售渠道,精准找到消費者,打響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直播讓品牌商家通過數據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按需生產,減少庫存壓力。

上海制皂廠是楊浦區一家老字號企業。近年來,旗下“蜂花”“上海藥皂”“扇牌”“美加淨”“固本”等品牌通過開展電商跨界營銷、加速數字化轉型等方式不斷實現創新突破。入駐抖音電商以來,多款產品位列抖音爆款榜TOP1,銷售實現高比例增長。

今年8月,純愛文化承辦了小紅書電商2025秋上新選品會。選品會邀請超80家服裝品牌,以及眾多買手達人。品牌商家有優質產品,買手達人有直播經驗,雙向對接有助於為更多缺少直播經驗的品牌開辟銷售新渠道。

插上直播電商的翅膀,有的品牌快速實現跨越式發展。2024年,某專業女性內衣品牌創立,主打材質舒適化與尺寸細分化,然而遲遲打不開市場,月銷售額不足10萬元。無奈之下,品牌方找到天天播,委托直播機構為產品代運營。

機構組織達人深入了解品牌理念、產品特點與目標客群后,開設多場次的品牌專場直播,幫助品牌打開銷路。“如今,該品牌月銷售額已從10萬元迅速增長至1000萬元。”張添說。

看人才:有共創也有溫度

在直播經濟領域,楊浦已經形成引力場。各項政策賦能,行業共創激發靈感火花,人才成長環境溫暖可感。

去年7月,B站百大UP主籽岷在中船科技園注冊了公司,從此在楊浦扎根成長。“對直播與內容產業來說,楊浦是一個巨大的‘引力場’。”他說。

他的每場戶外直播,都是與城市的共創之旅。去年,他與100位粉絲,在楊浦濱江行走直播,親眼見証百年“工業鏽帶”變身“生活秀帶”﹔今年,他在長陽創谷直播“城市文明開放麥”,聊AI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不久前,他還直播逛過大學路,和粉絲共同感受楊浦的時尚與煙火氣。

“行走在楊浦,能深刻感受到:這裡的創新氛圍太棒了。”他說,這片創新沃土,正是創作者施展才華的空間。

內容行業的跨界碰撞,也為直播經濟帶來更多靈感的火花。上海傾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莫佳偉,從事二次元運營工作。來到楊浦區,他認識了兩位新鄰居:一位經營著一家卡牌公司,另一位是一家直播公司的掌舵人。

上下樓即是上下游。你有什麼新玩法,我有什麼新點子?你一言我一語,靈感的火花在碰撞中激發:何不三家合作,試試網上最火的“直播拆卡”?近期,三家公司“跨樓層”合作,嘗試拆卡直播間的新玩法。“直播間培養新人主播,目前平均月銷售額超50萬元。”莫佳偉說。

直播經濟在楊浦,有共創也有溫度。政策保障方面,楊浦區通過開放共享直播西苑清單內場景,以“直播券”形式提供場景使用費補貼。做好優質內容創作人才引進和服務,加大高質量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支持力度等措施,支持直播經濟發展。鼓勵對創作者給予人才引進、薪酬獎勵、安居保障、榮譽推薦等方面支持。探索建立完善金融服務新興產業的專業化機制,支持直播經濟業態、模式創新。

“在楊浦創業,總能感受到溫暖。”上海青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朱楊綺說。

(責編:龔莎、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