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夏特別熱?夏季平均氣溫已居歷史同期第一,但高溫變多未必是常態
上海中心氣象台預報,10月11日,上海最高溫更上一層樓,午間晴、熱、晒。12日至13日最高溫可達33℃至34℃,或連續刷新10月中旬同期的氣溫最高紀錄。
接近10月中旬,北方的一些城市已經奔著冬天去了,仍處於夏季的上海,又要進入新一輪升溫。上海市氣候中心氣候監測預測科正高級工程師楊雅薇表示,從一些指標來看,今夏熱度已居上海自1873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前列,不過市民也不用擔心,超長版夏季並非常態,2022、2023年夏季長度均低於常年氣候值。
今夏的上海,雖然沒有出現40℃以上的極端高溫,但“炎值”依然很高,主要體現在夏季長度和平均氣溫兩方面。
根據數據統計,上海氣象意義上的夏季長度常年平均為134天,史上最長夏季有162天(2021年)。截至10月10日,今年夏季已達152天,躋身歷史第五高位。在平均氣溫方面,上海今年夏季平均氣溫達到28.4℃,較常年同期偏高2.4℃,位居歷史第一高。
關於上海今夏為何持續炎熱,楊雅薇給出了解釋:副熱帶高壓的異常強盛是引發持續高溫的直接因素,而這一現象的背后,海溫異常起到了關鍵的驅動作用。
副熱帶高壓是高溫天氣的主要推手。往年,隨著秋季臨近,副熱帶高壓的位置會逐步向南移動,讓北方冷空氣有機會南下,緩解熱度。但今年情況有所不同,受北太平洋海溫顯著偏高、中東太平洋海溫偏冷的雙重影響,副熱帶高壓的位置比常年同期明顯偏北,且穩定少動。這就導致上海長時間處於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之下,炎熱天氣難以得到有效緩解。
與此同時,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也“不給力”。下半年以來,我國南下冷空氣的強度不足,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和強度難以撼動。這也是導致上海夏季偏長偏熱的原因。
不過,就上海來說,依然有一些解暑的好去處,比如奉賢。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海中心城區有54個35℃及以上的高溫日,而奉賢隻有13個,顯著低於中心城區。專家表示,奉賢高溫不多,主要是因為地形、海陸風等多重因素。這些因素都可以改變局部的小氣候系統。
未來上海的高溫日會越來越多嗎?有研究表明,在全球變暖趨勢下,中高緯和低緯的大氣環流系統變得更加不穩定,其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相互作用,導致副高的南北位置的振蕩幅度有所增加,其主體位置不一定位於我市,反而增加了上海夏季熱度的不確定性。氣象資料顯示,2010年以來,上海每年的高溫日並不是逐年遞增。2014年、2018年、2019年、2021年,上海高溫日個數分別隻有8個、18個、11個、14個。
今年夏季偏熱,會不會導致秋冬也偏暖?專家解釋,大氣環流始終處於動態波動之中,並不會因某個季節的溫度特征而固定不變。隨著后續大氣環流發生季節性調整,秋冬季節的氣候狀態也會相應變化,並非一定會延續夏季的偏暖趨勢。從實際可能的天氣表現來看,環流調整傳導到我們所處的區域后,也有可能帶來強度較強的冷空氣活動,或是引發階段性的降水過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