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場發展報告在滬發布 覆蓋六成二氧化碳排放量

全國碳市場發展報告在滬發布 逾六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納入
昨天,在上海舉行的2025年中國碳市場大會上,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碳市場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全國碳市場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后,新增重點排放單位1300多家,增加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30億噸,目前覆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全國總量的比例提高至60%以上。到2027年,全國碳市場將基本覆蓋工業領域主要排放行業。
今年3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首次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在發電行業基礎上,國務院批准將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
2024年,全國碳市場共運行242個交易日,碳排放配額日均成交量較上一個履約周期上漲43.55%,全年累計成交量1.89億噸,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成交量佔全年成交量的79%。碳排放配額年度成交金額達到181.14億元,創2021年市場啟動上線交易以來年度新高。截至2025年8月底,全國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6.96億噸,累計成交額478.26億元。
2024年,全國碳市場綜合價格收盤價在69元/噸至106元/噸,年底綜合價格收盤價為97.49元/噸,較2021年市場啟動上線交易首日開盤價上漲103.1%,較2023年底收盤價上漲22.75%,全年交易價格呈上漲趨勢,碳排放配額的市場需求得到充分釋放。
與國際其他碳市場相似,全國碳市場在履約截止日期后,成交量、成交價出現短期回落。截至今年8月底,綜合價格收盤價69.3元/噸,在全球碳價普遍下跌的背景下,全國碳市場碳價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
今年,重點排放單位的交易意願進一步增強。今年截至8月底,挂牌協議交易的買入和賣出委托總量較去年同比上漲232%﹔新納入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已開設交易賬戶1277家。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陳璽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