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決定去一趟上海”成為韓國年輕人新選擇

免簽讓“臨時決定去一趟上海”成為韓國年輕人樂於選擇的模式
韓國游客開啟深度在地體驗
今年以來,中國入境游熱度持續攀升,尤其是韓國游客增長迅猛。根據《韓國時報》此前報道,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韓國游客的首選目的地,而上海正是多數游客進入中國選擇的第一站。
免簽政策是催化劑。去年11月起,我國對符合免簽條件的韓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15天免簽政策。政策落地后,“周五下班去中國”迅速登上韓國社交媒體熱搜榜。隨后政策進一步優化,韓國游客在中國免簽停留期限延長為30天。這一系列便利舉措讓出境游愛好者真正實現“說走就走”。
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趙懿黑說,免簽讓“臨時決定去一趟上海”成為韓國年輕人樂於選擇的模式。相比日本、泰國等傳統目的地,中國在距離和航班密度上的優勢更突出,飛行僅需一兩個小時,票價也實惠。
在韓國游客的行程單上,外灘是必選項,黃浦江兩岸的夜景被不少博主稱為“亞洲最美”,一邊是有百年歷史的萬國建筑群,另一邊是現代摩天大樓簇擁的天際線,滿足了他們對世界級都市的想象。豫園和城隍廟則代表著另一類期待,小橋流水、飛檐翹角,街巷間的糖畫、生煎和小籠包,構成韓國游客心目中的“東方古韻”。對家庭客群而言,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不可或缺。一位韓國游客接受採訪時說:“最期待的就是迪士尼,夜晚的煙花很特別。”
與其他亞洲城市相比,上海的文化敘事更多元。黃浦區馬當路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也是許多韓國游客必去的地方。
與此同時,滬郊新興文旅場景正悄然走紅。深坑酒店、千年斜塔、廣富林水下遺址被稱為“鬆江新三件套”,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出圈”。一位韓國博主拍攝的深坑酒店懸崖夜景視頻,在網絡上播放量超過10萬次。這意味著韓國游客正從外灘、南京路等經典地標游,逐漸轉向更深度的在地體驗。數據顯示,今年1月到5月,鬆江區入境住宿游客達16073人,同比增長105.51%。作為滬郊文旅新秀,鬆江入境游客量的增長正是免簽政策帶來的溢出效應。
免簽不僅吸引了韓國年輕游客,也推動家庭出游。趙懿黑觀察到,最初來滬的韓國人以情侶、閨蜜為主,如今更多是三口之家甚至多代同行。
韓國游客上海行,體驗消費興趣盎然。在平型關路大潤發超市,幾乎每天都能見到韓國游客的身影,其個人消費金額常常能達到20萬韓幣左右(約合人民幣1000元)。他們的購物車裡塞滿零食、堅果、中國限定款奧利奧,還有酒水與調味料。有人干脆拉著行李箱進店,把超市當成“免稅店的延伸”。為滿足需求,平型關路大潤發超市不僅增加庫存,還在貨架上增設韓語標識,並推出帶有門店地址的伴手禮袋。
“免簽是一根火柴,點燃了游客的出行欲望﹔但火焰能否持續,靠的還是上海的城市魅力。”趙懿黑說。韓國游客的到來,為上海帶來了熱度和收益,但這僅是個縮影。上海所面臨的考題,不是如何留住某一類客人,而是如何面向所有海外游客,把“短期紅利”轉化為“長期口碑”。
(來源:解放日報 見習記者 徐心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