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上海:打響“上海制造”化妝品領域品牌

2025年09月25日09:00 |
小字號

力度全國最大!上海以真金白銀、服務體系、AI優勢全力支持——

打響“上海制造”化妝品領域品牌

化妝品等時尚消費品產業,是上海著力發展的六大重點產業之一。今天,上海正式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堅持科技賦能、數智驅動、監管提效,打響“上海制造”化妝品領域品牌。據悉,該舉措支持力度系全國最大。

此次發布的舉措中最為重磅的內容在於明確鼓勵技術創新,且政府部門主動靠前,升級服務體系,包括支持原料創新和應用、加快研制范式轉型、以監管促創新加速等。

如在支持原料創新和應用方面,此次發布的舉措提出對化妝品新原料的注冊人、備案人給予資金扶持。核心原料是化妝品的“芯片”。我國2021年實施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鼓勵本土化妝品企業自研新原料並進行備案或注冊,以打破長期以來對化妝品核心原料的進口依賴。不過,企業注冊或備案新原料須付出極大研發和時間成本,如備案需要一年半至三年。舉措提出,對成功納入國家目錄的注冊和備案新原料,分別給予每項最高200萬元和最高50萬元扶持。早在1990年就自研中草藥萃取液“六神原液”的國民品牌上海家化認為,此次上海真金白銀的支持力度,幾乎是其他地區的兩倍,將從源頭上激發企業深度創新動力。

又如,上海AI創新優勢也在托舉本土美麗產業。上海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繆曉創立“榮秀盛生”,定位為天然精油功效科研賦能者。今年4月中美貿易摩擦發生后,榮秀盛生僅用兩天時間就進入國內美妝護膚上市公司的精油原料採購商名錄,幫助實現國產替代。繆曉透露,公司在江西等多地有原料基地,就地加工具有成本優勢,“不過,精油提取中的一大難點在於均一性。正是在上海,我們找到了AI解決方案。沖著創新資源集聚的優勢,我們決定將原料深加工及產品生產全部集中到上海”。據記者了解,此次發布的舉措要求加快研發范式轉型,通過人工智能和多組學的深度融合,來推動類器官、3D皮膚模型及化妝品制造工藝革新。另外,算力券、模型券、語料券等AI資源支持,亦是上海獨特優勢。

再如,在以監管促創新加速方面,對研發生產醫療器械的化妝品企業,此次發布的舉措爭取到了監管部門提前支持和政策指導資源。受此激勵,優時顏連夜啟動了醫療美容圍手術期敷料產品的“二類械”申報。優時顏聯合創始人葉睿介紹,醫美圍手術期敷料產品屬“械”字號,顯著區別於眼霜等“妝”字號產品,需經藥監部門嚴格審批。“若沒有監管部門跨前一步專業指導,申請文件反復提交和被退回的概率很大。新措施推出后,將極大確保企業少走甚至不走彎路。”

此次發布的舉措還著重強調加強產業載體建設,推動工業上樓。據介紹,2023年至2025年,上海新增3000萬平方米“智造空間”,為制造業“立體增長”掃清障礙,其中化妝品企業成為“上樓”積極分子。如擁有至本品牌的上海澄穆,其12層垂直工廠正在寶山建設,該項目突破了土地混合利用、樓高和容積率限制,其中7至9層還被巧妙打通,成為化妝品包裹技術沉降測試場。擁有橘朵、酵色等品牌的上海橘宜集團,也從委托加工變為而今收購鬆江工廠,實現產能自主可控。

此外,此次發布的舉措還鼓勵電商平台等為上海美妝品牌造勢,啟動“上海制造紅起來”等培育計劃,每個項目支持金額最高可達3000萬元。

上海憑借制度開放性與全球資源整合能力,化妝品產業在全國佔據高端身位。根據胡潤研究院2025中國彩妝品牌TOP50,從城市維度,上海以17個品牌位居第一,廣州、杭州位列第二和第三。目前上海有化妝品上市公司上美股份、上海家化,林清軒等擬赴港IPO。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李曄)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