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禮贊豐收,邂逅科技!上海農科院“整花活兒”,這個豐收節充滿科技范

2025年09月18日09:47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2025年9月23日農歷秋分,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以“科技賦能農業 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的農民豐收節(奉賢分會場)系列主題活動,於9月17日至30日在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庄行綜合試驗站熱鬧上演。

秋分,是五谷豐登、萬物成熟的時節。自2018年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設立,一年一度的歡聚不只是“晒秋”,更成了展示農業發展成就、弘揚農民精神、凝聚鄉村振興力量的關鍵平台。上海農業體量雖小,農業現代化水平卻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今年,市農科院拿出看家本領:農業科技成果展示、國際交流互動、科藝跨界創新……讓“豐收”不僅有田野裡的碩果累累,更添科技的溫度與藝術的靈動。

9月17日下午,來自斐濟、保加利亞、柬埔寨等多國的駐滬領事走進市農科院,一路打卡無人農場、高標准生態農田,觀看機械化收割場景演示。品鑒環節更是圈粉無數:靈芝康茗茶、苦瓜茶、口感番茄、猴頭菇脆餅輪番上桌,波蘭駐滬總領事亞當·布拉爾赤克對一盤茄子干情有獨鐘。他感慨道,中國農業技術日新月異,智慧農場、無人農場相繼落地,農業發展思路也從“產得好”向“賣得好”轉變,更加關注市場需求,從而定制化推出高質量產品。他說:“波蘭農業正需要這樣的技術革新和銷售新思路。”

“科藝跨界”是本屆豐收節的彩蛋。上海音樂學院人工智能音樂療愈重點實驗室打造的自然聲景音樂作品在現場首發——以庄行試驗站真實採集的植物電波為基底,交織數字化處理的療愈波頻。秋分時節的鳥鳴、雨打樹葉、作物生長振動等自然聲景,搭配弦樂、木管樂器與合成器音色,既為田間作物營造諧振環境,也讓聆聽者沉浸式感受“人與植物共呼吸”的療愈氛圍。

林果所都市農業康養景觀團隊則把“陽台微農場”“屋頂農業生態系統”搬到現場——果蔬搭配花卉,好看、好吃、好用,“把豐收搬回家”從理念變成可觸摸的場景。林果所研究員張亞麗表示:“我們希望以最小陽台單元為起點,逐步擴展到屋頂、社區花園、城市公園,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觀賞、品嘗功能性植物,實現生理與心理的雙重療愈。”

9月下旬,市農科院還將陸續推出“駐村第一書記走進農科院”“長三角設施農業科技成果路演”“鄉村振興科技需求專場培訓”等活動,好戲連台。

市農科院院長蔡友銘介紹,1960年建院的上海市農科院,如今已搭起10大學科、10個研究所、1個綜合試驗站的“四梁八柱”,手握19個國家級、23個部(市)級平台和4個國際聯合科創平台。“我們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多家機構、大學、企業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年均百人次科研人員出海交流,200多位外國專家來訪,就是要讓上海農業科技既扎根本土,也鏈接世界。”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