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既江南,又世界,朱家角激活高質量發展“鎮”能量

2025年09月12日15:39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上海西郊,澱山湖畔,朱家角鎮依水而生、因水而興,三國時期已形成村落,明萬歷年間正式建鎮,清末至民國時期已是遠近聞名的商貿重鎮。在今天,走進朱家角,我們仍能看見36座古橋橫跨水上,在青磚黛瓦間感受穿越千年的江南脈絡,品味“活著的古鎮”。2024年朱家角古鎮獲評“最受入境游客喜愛的十大名城古鎮之一”,吸引了大量境外游客前來觀賞。如今,角裡商貿興盛依舊,2024年朱家角鎮規上工業產值突破100億元,經濟增長活力持續迸發。既江南,又世界,朱家角正以其獨特的資源稟賦、濃厚的文化底蘊、核心的政策優勢、一流的營商環境激活高質量發展“鎮”能量。

9月10日,由青浦區委宣傳部、上海人民廣播電台聯合開展的“看見中國·青浦 Discovering China in Qingpu”微訪談活動,走進青浦區朱家角鎮。朱家角城市推薦官王東寧的推介視頻《水鄉古鎮+鬆弛感鄉村 邁向5A的朱家角》展示了這座“寶藏古鎮”的厚重與創新。媒體沙龍交流活動上,朱家角鎮鎮長王崢,青浦文旅集團副總經理王琴,大清郵局主理人、城市推薦官王東寧,角裡藝術家聯盟成員代表張義良,上海金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貴府等嘉賓齊聚一堂,圍繞“既江南 又世界”主題,共話朱家角高質量發展。

深耕江南文脈,打響“最江南”文化品牌

 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朱家角始終高度注重保護朱家角的空間格局、水系脈絡、街巷肌理和歷史風貌,全力守護好“一橋一街皆歷史,一磚一瓦有故事”的原生環境。放生橋“修舊如舊”,古建筑歷久彌新﹔課植園煥新回歸,繁華更勝往昔﹔大清郵局破圈迭代,變身“超級網紅”。朱家角人文歷史展示館建成開放,通過歷史文物陳列、沉浸式視頻展播等形式,系統呈現全鎮的發展脈絡、民俗文化和未來願景,使典籍中的朱家角、文物中的朱家角、遺跡中的朱家角在穿越時空中活態呈現,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近悅遠來。

不斷加大挖掘、培育、扶持力度,引導新型業態和主體在朱家角落地生根。引入大清郵局、上海禮物、舒閱樓、鶴龍美術館等一批文化消費首店、旗艦店、概念店,全面提升童天和藥號、醬園、全華水彩藝術館等展館的文化內涵和整體形象。鼓勵和支持搖快船、田山歌、阿婆茶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融合沉浸藝術、都市露營、音樂節事等文化社交業態,打造標識性強、體驗豐富、包容多元知名潮流時尚目的地。

充分發揮文旅節展聚集人氣、帶動經濟、展示形象的重要作用,打造中國古鎮入境旅游第一站。持續深耕“咖啡文化節”“漢風奇妙夜”兩大文旅 IP,創新開展“非遺裡的朱家角”主題展覽,“水岸市集”體驗活動,以及船拳展演、快船競渡、昆曲快閃巡演等特色演出,實現文旅流量與經營效益的雙提升。積極對接市文旅部門,計劃承辦“上海之夜·遇見朱家角——水鄉音樂節”,籌備參加上海旅游節花車巡游,提高古鎮IP傳播力。

提升古鎮品質,激活“最江南”文化產業

聚焦“智慧旅游、安全管理、文旅融合、休閑業態”等重點領域,深耕“文、水、火、夜、閑”五篇文章,推動朱家角古鎮在創建 5A 景區進程中實現品質與活力的雙重提升。 

堅持將歷史風貌保護置於首位,84處文物保護點和7處優秀歷史建筑利用華為底層技術建立數字檔案,實現文物多元價值的挖掘和可持續傳播。鞏固提升傳統文化品牌,推動譚盾水樂堂、張軍牡丹亭等大師級作品煥新升級,通過“非遺活態化、裝置場景化、展演常態化”策略,構建“傳統文化現代表達、在地文化國際傳播”的新范式。強化與B站、抖音、小紅書、VISA等平台深度合作,推動古鎮年輕化、時尚化。 

聚焦水路游覽體系升級,完成核心水域游船航線優化,開通“放生橋-大澱湖”生態文化航線,還原“舟行碧波間,橋影入畫來”意境。系統提升船工文化服務能力,培訓多名船工掌握古鎮歷史沿革、航線景點講解技能,增強游覽體驗。同步推進水上活動開發,深化船型文化設計,打造流動文化展窗。 

立足景區與社區深度交融的獨特屬性,突出“生產區+生活區+生態區”融合發展新格局。將古鎮旅游區科學劃分為內圍、外圍兩大區域和八大網格,已抽調5名網格長、8名街長、163名網格員組建專項巡查隊伍,實現“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全域覆蓋”的基層治理新模式。啟動“角裡長安”安全提升行動,加大古鎮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力度,重點推進燃氣入戶、5G 網絡全覆蓋及電力擴容工程等,提升市政基礎承載能力。

提升夜間場景、水岸體驗、品質住宿等業態運營模式,推進沉浸式光影夜游項目,以澱浦河為核心,通過文化場景再造、光影互動、實景演繹、游船體驗的多元形式,激活古鎮夜經濟。盤活古鎮存量物業資源,打造水鄉特色度假酒店與精品民宿集群,構建集“夜購、夜食、夜游、夜娛、夜秀、夜讀”於一體的文旅夜間消費集聚區,力爭實現夜間旅游收入佔比提升至30%,形成全天候、多維度的消費生態閉環。 

針對古鎮業態單一(餐飲及低端零售佔比過高)、留客能力弱等問題,強化資源整合,“因房施策”盤活區鎮兩級房源 242 套。創新實施“分類評估、動態調整、前置研判”業態准入管理機制,篩選適配古鎮氣質的文旅項目與特色業態,建立“鼓勵、限制、禁止”三張清單,爭取逐步將低端餐飲、小商品零售佔比從 60%壓降至30%。堅持項目導向,按照“開業一批、 開工一批、招商一批”的工作思路,確定一批項目:開業一批,成功引進井亭民宿、橋頭小酒館、玉蘭角裡等一批兼具文化底蘊與市場潛力的優質業態,形成 “一店一故事、一鋪一風情”的業態格局。開工一批,推進原朱家角人民醫院及財苑賓館存量資產盤活升級工作,以點帶面帶動周邊區域功能聯動發展。招商一批,利用原朱家角工人俱樂部和王昶紀念館,與雲隱東方、原舍、花筑奢等民宿品牌等對接洽談,打造一批精品民宿項目。

2024年,朱家角古鎮接待游客超547萬人次,其中30%為境外游客,約164萬人次,結合朱家角古鎮“中國古鎮上海入境旅游第一站”的定位,青浦文旅集團從深化文化內核、優化業態布局、創新宣傳推廣等方面精准發力,助力“最江南”文化品牌走向世界,為古鎮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文化是古鎮的靈魂所在,是“最江南”文化品牌的根基與命脈。青浦文旅集團高度重視古鎮保護開發的頂層設計,錨定國家5A級景區和長三角文旅融合示范窗口建設這一目標,圍繞“文化復興、數字賦能、主客共享”等核心理念,全力推動古鎮保護開發品質提升策劃和行動方案的編制工作,更科學有效的指導古鎮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

文旅集團立足古鎮實際,結合業態布局規劃,積極引入多元化、高品質的業態,力爭形成以文化體驗、非遺傳承、智慧旅游、特色餐飲、精品住宿等為主導的產業集群,為“最江南”文化品牌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滿足游客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要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特別是在海外媒體中,通過市文旅局官方海外賬號和其他優質媒體資源,把朱家角古鎮的獨特魅力傳遞到他們視野中,消除“宣傳推廣上的最后一公裡”,提升朱家角古鎮在國際旅游市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提升產業能級,打造“最溫暖”營商環境

今年朱家角鎮把制度創新這項工作列為優化營商環境核心任務之一,專門制定了《朱家角鎮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從持續優化提升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人文環境出發,提出30條具體要求。比如建立法治護航機制、規范市場秩序、打造宜居宜業的人文環境。希望通過制度讓企業在這裡辦事更省心、發展更安心,切實提升企業的獲得感與滿意度,真正感受到政策的溫度。

朱家角鎮制定了“企業走訪+精准施策”的機制,比如今年,上海東絢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高管因異地調動找不到合適住房,員工又抱怨通勤難。鎮企服中心得知后,主動對接園區人才公寓,不僅爭取到租金優惠,還幫高管定制了裝修精致的住所﹔針對員工通勤問題,通過線上問卷、線下訪談等方式,精准收集200余名員工的通勤起止點、出行時間、期望線路等需求數據,繪制詳細通勤熱力圖,並積極與專業客運公司磋商,規劃出3條定制公交線路,實現“家門口到廠門口”的無縫銜接。現在員工通勤時間平均縮短60%,人才流失率下降了35%,企業反饋說“這才是真正把服務做到了心坎裡”。

今年為止,朱家角鎮已經幫47家企業申請了補貼,總額超294萬元。更重要的是,有專門的“企服專員”主動上門,把政策翻譯成企業能聽懂的“大白話”,專員通過篩查數據主動聯系。這種“政策找人”的模式,就是要讓企業少跑腿、多受益。

今年朱家角鎮聯合中共工商銀行舉辦了“她力量 創未來”女企業家沙龍,30多位來自智能制造、文旅、數字貿易等領域的女企業家聚在東方綠舟,活動不僅政策解讀、實務培訓,還有絲巾美學體驗這樣的文化活動。活動現場不僅推介了規上企業專項補貼,還圍繞家族信托、企業統計規范這些實用話題做了分享。這種“政策+服務+體驗”的模式,既幫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又搭建了跨行業交流的橋梁,反響特別好。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