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動居民 華陽街道社區醫院31名員工共減90公斤

帶動居民減肥?華陽街道社區醫院職工先行動
31名員工共減重90公斤
“5個月來,我的體重從83.5公斤穩步降至74.8公斤,BMI指數從29.8降到26.1,脂肪率從25.1%降到22%。這份成績單,不僅體現在數字的變化上,更融入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認知與踐行之中。”
伴隨著長寧華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金君斌的分享,台下響起熱烈掌聲。這是一場特別的總結會——面向的減重人群並非患者,而是中心員工。
今年,國家衛健委等16個部門聯合制定發布《“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積極、科學、有效解決肥胖問題被提上日程,全國各級醫療機構紛紛開出減重門診。
在讓患者管住嘴、邁開腿、接受體重管理之前,能否先把醫生的體重管起來?為此,今年3月,中心工會成立了“美陽陽”體重管理小組,希望通過專業指導和同伴支持,促進職工實現減重目標,形成規范化、連續化、可復制的職工體重標准化管理。
今年3月,中心確認了31名參與者,其中BMI≧28(即肥胖)的佔35%。“掌握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和運動方法,結合中醫內科針灸的輔助治療,在6個月內使至少70%的參與者體重減輕5%至8%。”體重管理小組組長金申君介紹,小組聘請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吳江、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譚雯作為專業指導。營養師制定每周食譜,用“藜麥飯+清蒸魚”替代高油外賣﹔每天中午12時到13時,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展尊巴、墊上普拉提、搏擊、有氧挑戰等健身項目,而中醫科每周三開診前,也會組織八段錦等中醫養生操練習。
中心副主任王雯雯介紹,同伴互助非常重要,“讓健康減肥不‘孤單’,我們組成了CP,每天一次體脂秤打卡、每周一次減脂餐比拼、每月一次達人分享。”大家相互監督,戒掉了夜宵,比喝水、比騎行公裡數……
金君斌說:“第一次參加健身操課程時,我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的,還挺不好意思的。但堅持兩次后,我發現自己竟然開始期待每次的健身操時間了。統計了一下,我一共參加了30多次健身活動。”他的早餐也從以前的油條+豆漿+粥變成了包子+雞蛋+牛奶,“午餐選食堂的減脂餐,主食減半、蔬菜適量﹔晚餐控制7分飽,主食以粗糧為主﹔加餐時,吃新鮮水果或少量堅果。”他還特別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很多人工作日控制得很好,一到雙休日就放縱自己,結果一周的努力都白費了。雙休日可以適當放鬆,但不能完全放縱,避免夜宵,晚上8時以后不再進食。”
大家還嘗試了中醫調理:“針灸不僅幫助調節食欲,還促進了體內代謝循環,減少了水腫問題﹔減肥貼能夠溫和刺激局部脂肪代謝,同時避免了對腸胃的刺激。”據介紹,中醫調理雖然效果相對溫和,但與其他方法結合后,明顯提升了整體減肥效率,尤其是在平台期幫助突破了瓶頸。
最終,31名員工總共減去了90公斤,不僅保持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后續社區體重管理的推廣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黃楊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