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曲藝作品《房東來了》《心聲》雙雙入圍第二十屆群星獎

2025年08月15日17:14 |
小字號

上海9部作品沖擊第二十屆群星獎

曲藝作品《房東來了》《心聲》雙雙入圍

今年,上海9部作品入圍第二十屆群星獎決賽,其中,曲藝作品《房東來了》《心聲》雙雙入圍,將赴川渝地區進行獎項的最終角逐。日前,兩部作品的主創在上海市群藝館接受記者專訪,講述了創作背后的故事。

“幾年前查群租時,我看到三居室裡擠著22張床鋪。”奉賢區戲劇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房東來了》作者兼演員沈玉琴說,這段真實見聞,是鑼鼓書《房東來了》的靈感來源。2022年構思這部作品時,她還在居委會工作,所在社區約3/4居民都是外地來滬的新上海人。“我常帶著房東一起走訪,聽一聽年輕人的故事,發現他們背井離鄉不容易。”於是,第一版《房東來了》誕生。“后來邊修改邊排練,把劇情從群租改成合租,突出三位合租主角,改了無數稿,才有今天的呈現。”

“鑼鼓書是流行於奉賢、浦東一帶的傳統曲藝,也是土生土長的非遺,很多老藝人都不在了,現在唱鑼鼓書的,都是原來唱滬劇、山歌劇的戲曲演員。”作為作品輔導兼作曲,奉賢區戲劇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徐思燕說。作為上海地區流傳的民間曲藝之一,鑼鼓書的最大特點是演員自擊鑼鼓,唱表說書。《房東來了》中有四川租客、江蘇租客和上海房東,演員們除了要說好奉賢東鄉話,也要說四川話和江蘇方言。“曲藝地方性最強,要先把語言固定下來。”徐思燕說,在曲調上,“表”和“說”也有區分,“我們根據專家意見,把快板、貫口摻入其中,還專門設計了一段rap。”

如今,成功入圍群星獎決賽,團隊決定回去繼續打磨,直到上台前一刻。徐思燕說,他最自豪的是團隊的“本土性”,“創作、導演、演員,全是奉賢本地人”。

另一部作品《心聲》中,“忽然下課鈴聲響,細雨紛紛立轉晴,一時間,魚兒脫了鉤,鳥兒別籠門”,蘇州彈詞開篇真實地道出了孩子們“雙休比平日忙”“回家作業像小山”等心裡話。嘉定區望新小學老師、《心聲》演員領隊高千惠說,參與《心聲》演出的小演員們,出自學校“新梅雅韻”評彈社。

《心聲》是一部專門為兒童創作的作品。“一開始寫得不對,完全沒抓住孩子的心思。”上海評彈團一級演員、《心聲》輔導老師周紅回憶起創作初期的波折,為了真正貼近孩子,創作團隊專門召開座談會,聽小朋友“嘮嗑”,“比如我們家養的貓很好玩、不想寫作業這些事”。這些細碎的童真,成了作品改稿的關鍵。“評彈要反映孩子的‘心聲’,就得讓他們演自己。”周紅讓孩子們回憶“平時怎麼生氣、怎麼發嗲、不開心了怎麼表示”,把這些生活化的動作融進表演,“比如‘不要回家’的跺腳,就是小朋友會做的事,小朋友演自己,演得特別好”。

作品孵化過程中,嘉定區文化館全程參與,組織專家團隊專項輔導,聚焦作品結構、音樂設計、情感表達等環節,開展了多輪深度打磨與提升。小演員們經過集訓,不斷精進表演,還登上“全國美育青少年示范展演”等多個舞台。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張熠)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