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點難點問題精准建言 市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

聚焦重點難點問題精准建言
市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胡文容參加
昨天,列席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擴大)的市政協委員、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就龔正市長所作上半年政府工作報告進行分組討論。市政協主席胡文容參加。
胡文容在討論中表示,今年以來,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面對發展環境的深刻變化,多措並舉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先行先試落實各項改革任務,全力推動新一輪人民城市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下一步,市政協將按照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持續圍繞現代化人民城市的建設目標,聚焦城市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品質提升、綠色轉型、文脈賡續、治理增效等重點難點問題,深入調研、精准建言,助力上海率先探索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
委員們認為,報告全面客觀回顧今年以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聚焦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內容,談成績客觀中肯,講問題實事求是。
報告表示,將全力以赴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多措並舉擴大有效需求,努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姬兆亮委員表示,上半年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保持良好態勢,進一步堅定我們保持發展的信心,激發攻堅克難、勇為尖兵的斗志,讓我們更有底氣積極有效應對困難和挑戰。陳志奇委員認為,要強化部門之間統籌協調,推動各區域發揮自身優勢,促進資源優勢互補,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齊全勝委員建議,進一步拓展完善入境旅游消費,在海外人員來滬接受高質量醫療服務、高端養老,以及海外青少年來滬游學體驗、來滬留學培訓等領域進一步發力,培育“市場化+公益化”專業服務機構。
報告指出,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持續下功夫,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未來產業布局建設。沙裕委員建議,進一步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與此同時,更好發揮大科學裝置的功能作用,通過科學設計、合理安排,更加方便小微企業使用。沈鋒委員提到,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需要強大的資本市場支撐,尤其是前端股權投資。建議建立健全容錯機制,推動形成鼓勵創新、包容失誤的投資環境,明確免責標准,並推動認定程序規范化、制度化。王凌宇委員認為,上海高校要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供給,堅持需求牽引,構建完善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學科專業體系﹔深化產教融合,著力培養上海重點產業發展所需的工程技術人才。
今年以來,上海堅持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著力提高公共服務品質,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民生建設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馮昕委員建議,提高養老政策精准度,優化養老設施布局,系統化解養老難題,著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協調發展的養老服務體系,重點解決專業護理服務供給不足這一主要短板。葉強委員認為,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重要途徑,建議相關職能部門提前布局,持續推進全市二、三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上下聯動,降低醫療總成本,增強醫療總效益。陶立英委員建議,加快提升應對自然災害防御能力,特別是防御應對極端天氣的國家人工智能應用示范高地建設,探索國際氣象科研范式變革,突破極端天氣預警技術瓶頸,賦能韌性城市建設。
市政協副主席肖貴玉、陳群、金興明、黃震、虞麗娟、吳信寶、錢鋒、邵志清參加討論。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洪俊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