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陪伴”,點亮心靈燈塔…

近日,張堰鎮百家村居民馬嘉萍回到家時看到,家裡有兩位身穿橘黃馬甲、六十歲左右的人正和母親面對面聊天。她們關心著老人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情況,詢問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三個人有說有笑,聊得十分開心。
這一幕讓馬嘉萍感慨萬千。2024年,在馬嘉萍的父親過世后,她母親開始了獨居生活,難免孤單。通過張堰鎮開展的“愛與陪伴
”項目,母親得到了志願者真誠的陪伴。“我們姐妹三人平時也會回來看看,但是有了這些志願者,母親的生活有了更多面對面的關心,看到她臉上的笑容,讓我們非常欣慰。”馬嘉萍說。
張堰鎮“愛與陪伴”項目主要針對八十歲以上老人,從2019年開始持續至今,最初在魯堰、秦望、秦陽3個村試點,2020年實現全鎮9個村全覆蓋。2021年,項目進一步延伸,開展了“臨終關懷”服務,為更多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全方位的關懷。
該項目以空巢獨居、大病重症、失能失智等農村老人為服務對象,通過“2+1”上門陪伴形式,即2名志願者服務1名老人,採用陪伴、聊天、互動等方式對老年人開展心理關懷、精神慰藉、情緒疏導,幫助老人減輕孤獨、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志願者大多是退休人員,年齡最大的73歲,最小的55歲,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把每一位老人都當作自己的親人來呵護。
“愛與陪伴”志願者的出現,為許多老人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秦陽村有一位老人居住的房子因為年久失修,房屋滲漏嚴重,每逢下雨天家裡一直很潮濕,想請個維修人員修繕一下。
志願者在與老人聊天中得知這一情況后,當即為老人請來了一名泥水工,僅用了一天時間就幫老人解決了難題。對此,老人十分感謝,每次志願者去陪伴,他總是反復提起,一次次表達感謝。
秦望村80多歲的陳阿公,早年女兒離世,近年愛人和女婿又相繼去世,兩個已成家的孫女不在一起生活,陳阿公就成了獨居老人。由於他關節疼痛,行走不便,每次志願者去陪伴,他總是十分珍惜這段時間。性格開朗的他,時不時和志願者一起做手指操、講笑話。
有一次,志願者在陪伴時,陳阿公的孫女剛好回家,看到老人在志願者陪伴中笑聲不斷,十分感動,再三感謝志願者給予她爺爺的愛與陪伴。面對家屬的這份信任,志願者也感到很欣慰。
從2019年至今,“愛與陪伴”項目共陪伴老人35800余人次、送別臨終關愛老人650多人,受到了老人的歡迎、家屬的認可、社會的肯定。
(來源:i金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