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丨“過路”到“過夜”!中國郵輪旅游第一站

在上海寶山區,沿著寶楊路駛入零點大道,亞洲最大郵輪母港——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便映入眼帘。此刻,愛達·魔都號郵輪正停泊在此,龐大的船體讓人嘖嘖稱嘆。
愛達·魔都號靠泊。寶山區濱江委供圖
碼頭上,游客們提著行李,登上酒店的接駁車﹔車輛往來如梭,駛離碼頭﹔另一側,兩名船員手捧從海上世界買來的咖啡,漫步至零點廣場,步履悠然……這繁忙而有序的場景,是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日常運作的生動縮影,更是“坐著郵輪來中國”成為全球旅游新風尚的鮮活注腳。
今年3月16日,德國大型郵輪“阿依達星辰號”首次靠泊寶山,為中國帶來了約2200名入境外籍旅客,同日,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譜號”也帶來2600多名入境外籍游客,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單日入境外籍游客約4800人,創中國郵輪母港單日入境外籍游客最高紀錄。
3月16日,隨郵輪入境的外籍游客。寶山區濱江委供圖
“中國郵輪看上海,上海郵輪看寶山。”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正逐漸成為外國游客入境中國、認識上海的“第一站”。
“三船同靠”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寶山區新聞辦供圖
今年6月24日,“歌詩達·賽琳娜號”“海洋光譜號”“愛達·魔都號”三艘大型郵輪同時靠泊,單日出入境人次超2.2萬,一舉刷新郵輪港復航后的最高紀錄。今年上半年,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熱鬧非凡”:累計靠泊郵輪137艘次,較2024年同期增長85%﹔旅客出入境接待總量約93萬人次,較2024年增長52%。這一組組亮眼的數據,續寫著世界郵輪史上的“上海傳奇”。
“早些年,吳淞口郵輪港功能單一,‘碼頭屬性’尤為突出。”寶山區濱江委副主任張維倩回憶道:“那時候,游客買瓶飲料、吃個飯都不方便。人們來這裡的目的非常單一,就是坐郵輪!”
時光流轉,曾經交通、商業配套匱乏的吳淞口早已變了模樣。這裡不僅建設了以“郵輪、游船、游艇”為主題的上海國際郵輪旅游度假區,讓游客欣賞到三江交匯、長江入海的壯美景觀﹔還新增了6.6萬方“上海﹒海上世界”郵輪主題商業綜合體,以及伊敦康得思酒店等3家高品質酒店,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消費選擇。
在讓郵輪旅游火爆“出圈”上,寶山區更是動作頻頻:4月,寶山在美國邁阿密舉辦世界郵輪大會推介會,向全球郵輪企業發出“共享機遇”的邀約﹔上海郵輪旅游推介大會、上海郵輪文化旅游節、上海國際郵輪節等主題活動在上海國際郵輪旅游區陸續上演﹔在7月11日中國航海日上,推出了“航海歷史時間軸”展陳、水手繩結課堂等文化體驗,讓外籍游客在吳淞口燈塔下感受“萬裡長江,百年吳淞”的航運記憶……
郵輪熱,本質上是上海以開放姿態擁抱世界的縮影。隨著國家移民管理局郵輪口岸入境政策的持續優化,特別是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釋放的虹吸效應,越來越多的國際游客乘坐郵輪來到中國。
2024年,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累計運營208艘次,旅客接待量133.59萬人次,分別佔全國市場的45%和66%。可見,上海寶山正穩步發展成為中國郵輪旅游產業的關鍵地標和重要樞紐,在郵輪經濟的熱潮中乘風破浪。
“服務供給是度假區非常重要的功能,我們既要服務好在郵輪港出入境的游客,也要服務好休閑度假的市民和游客。”張維倩說,為提升服務體驗,寶山一方面打造了零點廣場游客服務中心,提供候船服務,郵輪港布局了更加便利的通關設施,開通了度假區酒店至郵輪港的短駁車,讓游客快速便捷登船﹔另一方面,打造了微度假的休憩打卡地,服務上海及周邊居民。“景觀煥新升級,拓展了市民游客休憩、體驗的多元空間。白天天氣炎熱,太陽下山后,跑步、散步、遛娃的人便多了起來。”
吳淞口。人民網 張晶攝
隨著上海海上世界、長灘音樂廳、吳淞口日出廣場、長灘觀光塔等一系列文旅融合空間的推出,“過路經濟”成功轉型為了“過夜經濟”。
此外,聚焦郵輪旅游、郵輪消費、郵輪運營等,吳淞口已形成國際一流的港口運營服務體系。2024年,更有專門運營國際郵輪的央企——華夏國際郵輪有限公司落戶寶山,從多維度精准發力,推動開發更多的郵輪旅游產品。
“復航以來,郵輪航線開始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入境游也擁有了更多可能性。”張維倩介紹:“以前,訪問港郵輪停留六七個小時,游客隻有半天時間游上海。今年有好幾個換港航次還有多母港航線,游客能夠在上海等地游玩好幾天。”
吳淞口。寶山區新聞辦供圖
“你若能來,皆大歡喜。”寶山濱江依傍萬裡長江、承載百年吳淞歷史。張維倩表示,寶山將進一步挖掘在地文化,用文化賦能濱江休閑度假體驗,讓游客因文化眷戀這座城。
作為我國重要的港口城市,上海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持續推進航運中心等“五個中心”建設。2023年6月,上海印發了《推進國際郵輪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海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到2025年,形成由“樞紐港+總部港+制造港”構成的郵輪經濟發展上海模式﹔2024年,《大吳淞地區專項規劃》發布實施,勾勒出“三江交匯、上海之門”的嶄新藍圖﹔今年6月,上海倡議天津、深圳、青島等9城市建立“郵輪+消費城市聯盟”,以郵輪為媒串聯沿海經濟帶,推動“港口流量”向“消費增量”轉化。
伴隨上海郵輪經濟能級的持續躍升,上海將以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等為重要“樞紐”,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郵輪旅游目的地,成為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亞太區域郵輪經濟中心,向世界遞出一張嶄新的“東方郵輪名片”。(葛俊俊、鄔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