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明年將在滬舉行
第66屆競賽中國隊六名選手全員奪金,團體總分世界第一

在澳大利亞舉行的第66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昨天傳來好消息:中國隊六名選手全員奪金,團體總分世界第一,其中來自上海市上海中學的鄧樂言、重慶市巴蜀中學的張恆燁雙雙摘得滿分金牌。
鄧樂言斬獲的這枚金牌,是上海市上海中學自2000年以來的第18枚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金牌,該校獲得的金牌總數位居我國同類學校第一。
中國隊唯一高一選手
鄧樂言在圈內小有名氣,從小就展現了數學天賦。一般小朋友看數學著作,一頭霧水、味同嚼蠟,他卻游刃有余、樂在其中。他先后就讀於上海市民辦盛大花園小學、上海市民辦華育中學和上海市上海中學。
去年11月公布的阿裡巴巴全球數學競賽決賽獲獎名單中,當時就讀初中的鄧樂言榮獲組合與概率賽道銅獎。這也是該賽事舉辦以來,首次有初中生獲此殊榮。同年12月,當時剛讀上海中學高一的他,在第40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CMO)中獲得滿分金牌,名列榜首。
今年3月,經過為期9天的集訓,鄧樂言順利入選第66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國國家隊,代表中國參加今年7月在澳大利亞舉行的第66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在賽場上,作為中國隊唯一一名高一選手,鄧樂言首次出征,贏得滿分金牌。
此前,上海中學曾於2008年至2016年創造了一所中學連續9年有學生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金牌的奇跡。隨著鄧樂言此次奪金,該校自2022年以來又創造了連續4年獲得6塊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金牌的新紀錄。
明年IMO將在上中舉行
去年,中國數學會決定委托上海市上海中學承辦2026年第67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 2026)。2026年7月,第67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將在上海中學舉行,這是該賽事首次將承辦權交給一所中學。
從1990年開始,上海中學在全市率先成立數學班,開展數學強潛能學生培養模式的探索,為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育“鋪路搭橋”。去年8月,數學家丘成桐授權上海中學—華育中學聯合體開設“丘成桐少年班”。
自1990年成立數學班以來的35年裡,學校為國家培養了數學特長學生上千名。(記者 許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