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徐匯店變身新六百YOUNG
徐家匯商圈將以蝶形功能結構規劃新面貌亮相

太平洋百貨徐匯店謝幕,徐家匯商城集團旗下的新六百YOUNG在原址上煥新歸來。昨天,新六百YOUNG項目正式揭曉以“Grow Young Together”(一起年輕成長)為核心理念的商業藍圖,新商廈聚焦“城市游樂場、共育生活場、都市社交場、年輕運動場”四大板塊,構建起以親子為錨點的家庭關系互動消費場。
項目計劃於明年一季度試營業。
曾見証上海商業業態變化
新六百YOUNG所在的徐家匯商圈,崛起於上世紀90年代。伴隨著地鐵1號線建設,徐家匯商圈以上海六百為起點,慢慢崛起太平洋百貨、東方商廈、港匯廣場、匯金百貨、美羅城等一系列商業地標。當時,首先是三大百貨上海六百、太平洋百貨和東方商廈之間的“錯位競爭”,隨后是三大百貨與港匯廣場之間百貨業態與購物中心業態的“錯位競爭”,讓徐家匯商圈名聲越來越大,一躍成為上海十大市級商業中心之一和上海商業由“條”狀商業向“圈”狀商業轉型的代表。
太平洋百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1993年12月19日,原太平洋百貨徐匯店(一期)建成開業,營業面積1.56萬平方米。1995年12月,二期建成,設有地下1層、地上8層,總建筑面積擴大至3.2萬平方米。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太平洋百貨定位年輕客群,進行錯位經營,首次將餐飲、休閑和娛樂業態引入百貨商場,引發行業紛紛效仿,從此餐飲、娛樂開始逐漸成為商場標配,太平洋百貨也堪稱那個年代的時尚“頂流”。
然而,步入新世紀,上海商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是滿足“一站式購齊”的購物中心超越百貨業,成為都市商業主流﹔在此期間,社區商業、超市、賣場、便利店等業態紛紛崛起﹔到本世紀第二個10年,實體商業又迎來電商的沖擊……太平洋百貨徐匯店屹立徐家匯商圈30年,於2023年8月31日終止營業。
呼應徐家匯商圈全新定位
實體百貨何去何從?老牌商圈又如何再塑輝煌? 下轉 3版(上接第1版)已經出台的《上海市商圈能級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明確,徐家匯商圈的定位是持續構建最年輕、最時尚、創新最活躍的商業生態,加快建設聞名遐邇的世界級地標性消費商圈﹔提升大徐家匯中央活動區功能,推進高端商務、文化、旅游、體育、科技功能高水平融合。
新六百YOUNG的煥新歸來,正好是對徐家匯商圈全新定位的呼應。記者了解到,項目首批重點合作品牌涵蓋親子體驗、潮流零售、家庭餐飲、美學生活方式等多個賽道。
新六百YOUNG項目整體建筑面積約3.2萬平方米,將通過空中連廊與地鐵通道打通港匯恆隆、美羅城等多個商業核心節點,形成“交通+消費+社交”三位一體生活閉環﹔商場則將採用九層空間梯度布局,無界玻璃幕牆有三層高,與千余平方米的裸眼3D巨幕,共同帶來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
城市更新項目提質升級
另據記者從徐匯區方面獲悉,在新六百YOUNG項目即將煥新亮相之際,與之比鄰的上海六百城市更新項目也將提質升級。
2024年2月19日起,有著72年歷史的上海六百停止營業,並決定建筑整體拆除和重建。當時,其上級集團徐家匯商城宣布,上海六百城市更新項目計劃轉型為“綜合性精品購物中心”,建設周期原定18個月。今年5月19日,徐家匯商城又發布重大投資項目進展情況公告。公告稱,上海六百城市更新項目可能因最新公示的規劃調整方案而面臨重新設計。
這是因為今年5月,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披露了徐家匯—01更新單元規劃實施方案,范圍東至宛平路—宛平南路、南至南丹東路—南丹路、西至文定路—虹橋路—樂山路、北至廣元西路—廣元路,總用地面積約1.2平方公裡,規劃研究范圍向北拓展至約2.4平方公裡。
此次更新方案的亮點在於創新性提出“一心四翼雙觸角”的蝶形功能結構。“蝶身”為徐家匯空中綠環。“四翼”以四種主題色勾勒多元功能——“東北綠翼”依托徐家匯公園及上海六百、太平洋百貨地塊更新,打造時尚潮流地標﹔“東南橙翼”沿天鑰橋路發展街區商業,彰顯精致煙火氣﹔“西北紅翼”推進港匯廣場、徐家匯中心及151b街坊的商辦空間步行一體化改造,強化恭城路步行功能﹔“西南紫翼”圍繞徐家匯教堂廣場優化環境,釋放更多開放空間……
從條狀商業到圈狀商業,從傳統百貨林立到年輕力爆棚,這個見証了30多年上海商業變遷的地標商圈,正以蝶形結構的全新姿態舒展翅膀。未來,徐家匯商圈還將長出怎樣的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