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高溫36.9℃,但體感會覺得熱過40℃?
2025年07月18日16:31 |

為什麼會覺得熱過40℃?
昨天,上海中心城區(徐家匯站)最高溫36.9℃。但不少人表示,“熱炸了,體感45℃,透不過氣”。為什麼氣溫沒那麼高,依然覺得熱成“40℃+”?有人認為,實際感受到的溫度更高,甚至有人懷疑氣象部門“高溫低報”“不敢報40℃”。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40℃是一個“檻”?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以及全國總工會聯合發布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明確,如果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其實,關於高溫天露天作業,上海的管理會更嚴格。一家建筑施工企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工地屬於露天作業較多的工作場所,當高溫橙色預警發布即最高氣溫有可能突破37℃時,直到預警解除前,都不可以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市民們的體感溫度是受溫度、濕度、風速和輻射共同作用影響的,當然,個體差異也是導致體感溫度不同的重要原因。最近大家覺得特別熱,主要原因是濕度大。通常情況下,溫度比較高,濕度比較小,人體反而不會感覺到難受,因為人體表的水分蒸發較多,感覺比較干爽。江南和華南地區夏天的悶熱感強,可能是因為相對濕度大多會超過60%,根據美國NOAA炎熱指數測算,上述地區體感溫度或達40℃,夜間最低氣溫也多在27℃上下,體感自然是熱到快要“融化”。
早在一年前,上海市氣象局就針對體感溫度和實際氣溫的區別,進行了回應。在上海,如果氣溫在34℃左右,濕度60%,對應的體感溫度約42℃,再加上太陽暴晒,體感溫度更高。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戚穎璞)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