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網上公開售賣上海多個小區門禁卡 帶來安全隱患

2025年07月14日18:39 |
小字號

網上公開售賣上海多個小區門禁卡

記者實測發現均為有效卡,給小區安全帶來隱患

“以為門禁卡是非常重要的安全保障,沒想到也能被公開售賣!”近日,市民王女士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民聲直通車”平台反映,一次偶然機會,她在二手商品流通平台看到有人在售賣自家小區的門禁卡,這讓她對小區的安全狀況非常擔憂。

能夠保障小區業主居住安全的門禁卡,真的可以隨意買到嗎?

二手平台可買到門禁卡

記者根據王女士提供的線索,在“閑魚”等二手平台上,以“門禁卡”為關鍵詞進行了搜索,發現有不少相關內容。

有不少賣家在提供卡復制業務。“曹路金橋附近門禁卡復制……不成功不收費”,商品介紹附有各式各樣卡片的照片。記者通過私信詢問,賣家表示必須要有原卡,如果買家無法提供原門禁卡,則不能提供服務。賣家解釋稱,自購能復制卡片的設備是出於興趣,並不是為了商業用途,而且“小區物業和配鑰匙的商家要價太高了”,提供復制業務是為了“服務周邊居民”。

而王女士擔心的主要是另一類賣家,他們直接出售現成的小區門禁卡。

記者瀏覽“閑魚”平台看到,這類賣家也有不少。有外省市賣家挂售的商品觸目驚心,照片裡是堆積如山的各色門禁卡,每張上面都貼了某某小區的名字,商家稱是為了方便快遞員、外賣員等。

將區域選定為上海后,直售門禁卡的也有不少。寶山區有名賣家在商品詳情裡簡明扼要地表示“出(售)門禁卡”,並附上小區名稱“匯××苑”﹔一名楊浦區賣家在出售“延××村”的門禁卡,稱是已經用手機和智能手表復制了感應門禁卡信息,用不到實體卡,所以便宜出售。

網售門禁卡有效

一名靜安區賣家“枸××啡”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在售商品中,除了“上門配門禁卡”,還有一個商品的文字描述是“彭浦新村小區通用門禁卡”,詳情中羅列了“共××村”“曲××弄”等十三個不同小區名,配圖則是貼著不同小區標簽的門禁卡。記者點擊賣家頭像,顯示是“90后女生”“經紀人”“主做彭浦共康出租房”,似乎是一名年輕的房產銷售。

記者隨即通過“閑魚”與賣家進行溝通。賣家表示,以上小區的“通卡”都可購買。記者爽快地表示要一次購買五張門禁卡,對方好奇地問了句“你是做什麼的?”“中介嗎?”記者並未回答,對方便不再追問。

經過溝通后,記者與賣家約定在彭浦新村街道臨汾路曲沃路交叉口見面交易。7月9日下午2時30分許,賣家騎著電動自行車趕來。與網絡上的信息不同,賣家是名年輕男子。除了約定好的五張門禁卡,看記者是個爽快人,他還送了一張另一個小區的門禁卡,以150元的總價一並出售給記者。聊天中,他透露自己是一名房產中介,稱這些門禁卡是他“從物業公司高價購買來的”。

帶著這些門禁卡,記者分別來到對應的“聞×小區”“三×路424弄”“聞×路1223弄”“曲×路35弄”等小區嘗試,對應的單元門都可以打開。見記者拿著門禁卡解鎖開門,小區業主也把記者當成了業主。

相關行為涉嫌違法犯罪

任意復制門禁卡並通過網絡公開銷售給任意身份的買家,是否違反法律法規?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邢鑫分析稱,如果售賣人明知購買者意圖用於非法活動如入戶盜竊、騷擾等,仍向其售賣門禁卡,屬於違法犯罪活動的幫助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且,由於門禁卡的辦理一般要通過門禁系統的后台錄入個人信息,因此在復制門禁卡的過程中,可能存在侵入對應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者採用其他技術手段獲取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傳輸的數據等行為,若情節嚴重,可能構成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罪,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邢鑫認為,此類售賣行為不僅存在法律風險,更對社會秩序和居民生活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埋下重大安全隱患。小區原有的安保系統被架空,安全等級大幅降低,而非法復制的門禁卡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於實施盜竊、搶劫、騷擾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威脅居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此外,一旦因復制、銷售門禁卡引發安全事件,追蹤相關責任人的難度極大,居民在維權過程中往往面臨取証困難的問題,維權成本高昂,難以獲得有效賠償。

在二手平台的社區信息發布規范中,涉及人身隱私、安全類的部分商品屬於禁止發布的信息,其中包括侵犯個人隱私類的數據、服務、軟件、設備等。平台應當擔負起監管責任,杜絕門禁卡相關商品的售賣行為,以防相關商品被不法分子利用,影響社會安全穩定。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鄭朕)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