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經濟中心

俯瞰江海觀星逐日 崇明區打造“浪漫”文旅

2025年07月04日15:09 |
小字號

新場景、新體驗、新業態,上海最遠郊區打造獨特“浪漫”文旅

直升機俯瞰江海 露營點觀星逐日

今年上半年,崇明區在文旅商體展融合上頗下苦功,推出不少新場景、新體驗、新業態,讓文旅成為提振消費的新增長點。

邁向“場景經濟”

在文旅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地都想盡辦法留住“流量”的當下,找到文旅新場景成了重中之重。

近日,2025上海最佳旅游新場景大賽舉行頒獎儀式。賽事聚焦旅游從“景點經濟”邁向“場景經濟”的趨勢,為上海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與“中國入境旅游第一站”提供有力支撐。其中,“生態寶島 綠色採摘”——西沙明珠湖、長興島郊野公園採摘崇明二日活動,成為全市14個“最佳線路新場景”之一。

西沙明珠湖景區和長興島郊野公園,都不是文旅新點位。不過,在全新設計旅游線路和活動后,游客可合理地將這兩個相距近百公裡的點位在一個周末內玩個爽:第一天,從市區直奔西沙明珠湖,看五百羽大雁振翅從低空飛過,乘坐水陸兩棲車體驗水陸越野的快感,乘船穿行蘆葦迷宮看白鷺翩躚﹔第二天,從西沙啟程前往長興島郊野公園,在蓮趣園採蓮,在水中尋找躲藏在淤泥裡的螺螄,還能採摘翠冠梨等各色瓜果。

上半年,崇明另一個爆火的文旅新場景,是堡鎮的網紅江堤。

“既然生活不能拿捏,那就拿鐵”“偶爾翻到了萬花筒,看到了我的整個童年”……在滔滔江水邊看到這些標語,會有怎樣的思緒?在崇明堡鎮,一段彩繪長江大堤長約700米,涂鴉愛好者們為其精心設計了20多幅作品。

崇明區在傳統的江堤點位融入文藝元素,打造治愈系的文旅新場景。除了讓江堤變得“文藝小清新”之外,崇明還在江堤上疊加了“花”元素。2025崇明咖啡文化生活節暨首屆堡鎮江灘夏夜生活季啟幕之際,精心打造的“長江花岸”讓游客們流連忘返,通過花卉展示、特色布景等,充分展現長江風貌和江堤的獨特魅力。

全視角賞生態島美景

“五一”假期后,“水上文旅經濟”在崇明頗受追捧。崇明區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到崇明親水、玩水,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假日選擇。

在崇明區綠華鎮綠港村的漫嶼戶外運動營地內,常有不少前去體驗水上運動的游客。該營地毗鄰西沙明珠湖景區,擁有2公裡水上路線,推出的獨木舟、平台舟、槳板等項目備受游客青睞。

在南橫引河廟鎮段,河面上彩色皮劃艇穿梭競逐,成為流動的風景。廟鎮將南橫引河畔的M515文創產業園打造為展示時尚魅力的重要窗口,引入社會資本,利用毗鄰園區的優質水域開發皮劃艇、槳板、帆船等水上運動項目。“未來,我們計劃每年舉辦‘水上馬拉鬆’等群眾體育賽事,吸引更多人參與。”上海崇明以恆水上運動俱樂部負責人劉雄說。

陸地上,崇明區大力發展“星空經濟”。去年,崇明被評為全國星空旅游類氣象指數定標城市,今年4月,崇明發布“觀星氣象指數”與“日出日落觀賞氣象指數”,讓來崇明觀星逐日不再是“碰運氣”,而是能提前科學規劃。崇明觀星及日出、日落觀賞指數預報每日動態更新,游客可通過“上海知天氣”App、“上海崇明”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查詢。未來,到崇明東灘、西沙等地露營看星星、看日出日落,將成為更多游客的選擇。

空域中,今年4月25日,崇明區低空旅游項目在長興島太酷未來村啟動。這是崇明首條低空載客直升機游覽航線,為游客提供了空中看崇明的全新體驗,乘客可在直升機上俯瞰長興島郊野公園等崇明標志性景點,在雲端感受崇明的秀美風光和長江入海口的波瀾壯闊。

激發區域文旅消費潛力

舞台燈光驟然亮起,樂隊登場,美妙的旋律在草坪上空回蕩……5月31日至6月1日,“迷笛周末”音樂節活動在崇明區豎新鎮前衛村海上花島激情開演。這是迷笛音樂節的崇明首秀。

崇明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活動激發了區域文旅消費潛力,通過門票、餐飲、購物、露營等環節形成消費鏈條,直接拉動區域經濟。活動期間,海上花島前衛村景區共接待游客9630人次,景區共實現旅游收入125.48萬元,其中門票收入9.92萬元。

上半年,崇明長江半馬、環島自行車騎游大會等體育活動和賽事,也促進了崇明文旅消費,實現了生態資源價值高效轉化。

5月18日,2025第三屆環崇明島自行車騎游大會啟動,來自世界各地的近2000名騎行愛好者用車輪丈量崇明風光。賽事將起終點設於崇明萬達廣場,推出“騎游嘉年華”“騎行裝備市集”和“崇明好物”生態市集等活動,使賽事內容更加豐富。崇明萬達還為參賽者提供了優惠折扣,參賽者可享購物專屬特惠,有效促進了“票根經濟”發展。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茅冠雋)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