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4萬多上海市民姓名含生僻字 "一網通辦"正升級

2025年07月02日18:31 |
小字號

名字裡有個“彧”字 退稅值機都要大費周章

4萬多市民姓名含生僻字,信息數據化遇窘境 代表建言多部門協同打通,“一網通辦”正升級

“辦理退稅時,因為名字裡有個‘彧’字,就退不到我的銀行卡裡。”市民孫先生自稱是“生僻字受害者”,為此遇到不少麻煩,“打印機票時也是這樣,系統提示異常,只能去人工櫃台辦理。”

數據顯示,我國約有6000萬人的姓名中使用了生僻字。上海近2500萬常住人口中,姓名包含生僻字的市民約4萬—5萬人,其中不少是年輕人。

隨著數字化服務場景延伸,這些有生僻字姓名的市民在實名認証、辦証考試、銀行金融、退稅挂號、出行值機等環節不同程度會遇到一些障礙。市人大代表侯丹華認為,生僻字不該成為公共服務的“攔路虎”,建議加強生僻字數字化系統治理,避免陷入數字化窘境。

生僻字姓名經常遭遇的6種情況

“‘䶮’的寓意飛龍在天,我卻常為這個名所累。”一名“90后”上海市民因為名字帶生僻字,在辦卡登記、出行值機等環節常被“卡”住,飽受困擾。

據調查,使用生僻字作為姓名的現象,在“90后”“00后”中尤其多。一些家長希望孩子的名字與眾不同,避免重名帶來的困擾,生僻字不僅相對少見,有的還含有美好寓意,用其取名能讓孩子名字更具獨特性。殊不知,這為孩子的日常生活埋下了種種障礙。

“我們在調研中了解到,生僻字不僅影響銀行開戶,還涉及社保、駕照等多個領域。”侯丹華說,對名字中帶有生僻字的人來說,數字化社會中“寸步難行”成了頭疼問題。

媒體曾報道過一位上海市民因名字中含有生僻字而無法購買“滬惠保”的經歷。最終的解決方案是由該市民的父親作為投保人,用其父親的醫保賬號作為投保人賬戶,代辦“滬惠保”。

“因生僻字系統無法識別而侵害居民公共服務權益的事例時有發生。”侯丹華表示,此前媒體報道的“因姓氏罕見全村集體改姓‘鴨’”“因取名生僻辦理出生証困難”等,更是反映了生僻字的困境問題。

經調研,侯丹華所在的民革相關課題組梳理了生僻字姓名常遭遇的6種情況:一是輸入法找不到相應漢字﹔二是生僻字姓名與賬戶名不能准確匹配,需要本人証明“我是我”﹔三是信息交換時,姓名中的生僻字被當作非法字符或者轉換成“?”﹔四是包含生僻字姓名的數據和外單位連接傳遞時,無法辦理實名業務﹔五是不同硬件設備間無法實現生僻字信息的傳輸﹔六是終端設備字庫和常用輸入法不支持生僻字等,比如銀行ATM機、快遞掃碼槍、票據打印機、醫院自助繳費機等終端設備字庫裡沒有生僻字。

“要解決生僻字數字領域的新問題,不是系統簡單升級一下字庫就行了,這需要多部門協同推進。”侯丹華認為,目前生僻字系統編碼改造推進遲緩,各行業機構間編碼字符集不通用,數據接口類型缺乏統一規定,這給系統改造帶來一定困難。

建議設立生僻字問題反映通道

“破解生僻字數字化難題,要重點解決市民在數字化公共服務中的數字壁壘。”侯丹華建議,“12345”市民熱線設立生僻字問題反映通道,點對點收集、解決居民反映的個案問題,對相關生僻字進行統一字符編碼與收錄,並且定期公布問題清單,跟進通報解決情況。

據了解,目前電子政策領域中,計算機系統應用最廣泛的漢字字庫主要有UTF-8、GBK和GB18030。除此之外,公安部人口信息系統採用北大方正的人口信息字庫,方正字庫存漢字數達到75586字,是目前唯一與國家人口信息字庫保持編碼、更新一致的生僻字字庫,其完全包含公民信息中所有生僻字,兼容2023年國家標准委聯合有關部門發布的新版《信息技術中文編碼字符集》。

侯丹華認為,要加快推動《信息技術中文編碼字符集》在滬落地,並納入大數據平台審核審批。

2021年9月,市經信委、市大數據中心牽頭印發《關於開展信息系統生僻字問題改造的通知》,14家委辦局共同參與系統改造,建立生僻字雲服務平台,支撐本市相關政府部門以及醫療機構,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水電煤等公共服務企業的信息系統對生僻字進行技術處理。

在侯丹華看來,這是上海作出的地方性探索,但依然存在一些部門、機構、行業無法對接等問題,她建議各委辦局共同參與研發建設本市生僻字字庫,解決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因生僻字影響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

對此,市數據局表示,14家委辦局共同參與推進信息系統生僻字改造,已實現全市各區、各部門集中使用統一字庫。目前,在應用方面,已完成“隨申辦”生僻字用戶注冊、已注冊的生僻字用戶更名功能,高頻“一件事”、數字空間、隨申碼等高頻服務的改造。

市數據局表示,將會同市經信委、市衛健委、市醫保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以及其他相關業務部門,持續開展“一網通辦”平台對生僻字的升級改造工作,加快與其他部門、機構、行業的對接,在醫療、交通、文旅、教育、金融、公用事業等各行業領域相關系統探索推進生僻字改造工程。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王海燕)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