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喀合作新碩果、新篇章——上海代表團亮相2025(中國)亞歐商品貿易博覽會

規模空前、尖端匯聚、國際綻放!6月26日,以“共商亞歐合作 共享絲路繁榮”為主題的2025(中國)亞歐商品貿易博覽會(以下簡稱“亞歐商博會”)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本屆亞歐商博會聚焦服務新疆“十大產業集群”建設核心任務,吸引了2800余家國內外企業參展參會,期間將舉辦60余場貿促活動,展會國際化水平和規模大幅超越歷屆。開放的新疆正以寬廣的胸懷和自信的姿態,與八方賓朋共書合作共贏新篇章。
在上海援疆前方指揮部協調推動下,來自文化旅游、先進制造、人工智能、棉紡織、新材料等領域的一批上海企業亮相博覽會,其中,既有首次來到新疆的專精特新企業,也有深入參與喀什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援疆企業,展現滬喀合作豐碩成果與良好前景。
因地制宜,科技改善當地生活與環境
“我們在莎車的工廠已基本建成完工,很快就能投產運營。”通用淨水負責人興奮地介紹到。雖然相比於東部工廠,新疆產業鏈供應鏈的完備性和成本還不具備優勢,但本著以科技助力推廣健康理念、“用創新科技解決水資源的世紀挑戰”的使命,以及新疆和喀什地區生活用水水質偏硬等不利於長期健康的問題,通用淨水毅然將產業鏈供應鏈向新疆延伸,並攜尖端直飲水解決方案亮相展會。“隨著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我們預計新疆未來對健康飲水的需求將呈現爆發式增長。僅展會期間預計銷售額破百萬,對接意向加盟合作商就有10家以上。”通用淨水希望將智能家用/商用淨水系統帶到新疆和喀什,以科技之力守護每一滴水的純淨。展會現場,其獨家冰氣泡水技術打破傳統飲水界限,也讓體驗者贊不絕口,吸引了眾多客商駐足詢洽。
沙海尋跡,綠洲新生。上海綠色技術銀行也積極響應新時代援疆戍邊建設的號召,在新疆喀什莎車縣實現了萬畝戈壁改造成良田的奇跡。此次展會現場,向觀眾展示“3個月改造邊際土地+產能提升80%-100%”的荒漠化治理中國方案,企業負責人表示希望在持續的荒漠化治理與探索中,實現可復制、可持續的生態修復模式,讓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有切實的改善和提升,也讓更多的社會力量關注到環境保護與生態治理議題,助力推進鄉村振興。
雙向賦能,兩地產業鏈深化協作
碳索芯材是第一個在新疆大規模落地MPCVD鑽石企業,目前已完成固定投資約5億元。現場一顆顆“鴿子蛋”璀璨奪目,還未擺好貨架就已有不少參展觀眾詢價購買。企業負責人表示,上海有技術有渠道,新疆有資源有人工,正是在上海援疆的撮合對接下,企業落地喀什並進入新的更大發展階段。企業希望能夠借助商博會平台,深入開發新疆和亞歐國家的高品質鑽石飾品市場,並積極向工業精密切削、導熱散熱材料、鑽探工具等高附加值領域拓展,“這幾日現場銷售額就已超過20萬元,並與土耳其客戶建立了渠道聯系。”
同樣,棉花紡織服裝產業也是滬喀兩地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的領域。上海援疆會同滬喀棉紡織產業力量積極打造喀什優質棉花區域公共品牌——“喀什優棉”,以品牌與標准建設為抓手,全產業鏈賦能喀什棉花。此次展會,“喀什優棉”從育種、種植、紡織、服裝四個方面著手,以實物+模型+視頻的方式,給大家沉浸式展現了棉花的一生。來自喀什巴楚縣的際雲染織、疆南紡織的面料樣品,得到了紡織行家的高度認可。最吸引觀眾的是與“喀什優棉”合作、上海時裝周2025春夏發布的JUDYHUA品牌新品以及國民內衣三槍品牌的新款保暖內衣,充分彰顯了上海時尚引領趨勢。
上海二道橋則是上海時尚創意和新疆傳統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的典型范例,展會現場帶來了有滬疆交流特色的文創和非遺產品,如新疆布偶、南疆維吾爾非遺服飾等。企業相關人員自豪地表示:“我們緊跟上海國際時尚潮流,借助上海市場人才的優勢,從餐飲、歌舞、禮品全方位地推介打造新疆民族風情的文旅品牌,未來將繼續深化新時代新疆文化名片建設,助推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在展期間預計銷售額數十萬元,企業董事長也受聘為烏魯木齊招商大使。
聚焦市場,深耕新疆
來自上海的70多歲的余老先生已連續十年參加亞博會,他動情地表示,幾十年前他將斯裡蘭卡紅茶等產品引進到了上海,后來正是在上海援疆的幫扶對接下,他有機會將斯裡蘭卡紅茶帶進了新疆,沒想到產品特別符合當地人的口味和需求,打開了新的銷路與市場。“我們特別重視新疆市場,接下來想積極參加喀交會,進一步拓展南疆以及中亞市場。”
作為泵閥類的專精特新科技型企業,江浪科技也是首次參展。企業相關人員表示“作為專業泵閥企業,我們產品廣泛應用於民用生活用水管道、工礦企業液體管道控制以及高端核級泵閥,產品工藝控制和耐用性居世界前列,約35%左右產品出口到海外市場。此次參加亞歐商博會,一方面想了解新疆和相鄰的中亞國家的市場應用情況,另一方面也借助平台與疆內外的石油化工、礦山、環保等行業單位建立了初步聯系,對於市場細分、渠道拓展和研發方向有很大幫助。
本次商博會集中展現了滬喀合作,從先進制造突破到棉紡織業升級,從文化旅游融合到特色產業協同的全方位深化。上海援疆將繼續深入推進“四個+”合作模式,推動滬喀兩地資源稟賦精准對接、雙向賦能,持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滬喀合作新篇章。
(來源:上海援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