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乘除和,楊浦打造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人民網上海5月14日電 (記者董志雯)楊浦區將通過“加”“減”“乘”“除”“和”五大行動,服務民營經濟發展。這是記者從昨日召開的楊浦區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獲悉的。
現場,楊浦區相關負責人向與會50家民營企業代表介紹《2025年楊浦區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下文簡稱《措施》)制定情況。
有這樣一組數據:截至去年底,楊浦區民營企業數佔企業總數90%,貢獻全區46%的稅收、92%的就業和92%的研發投入。全區累計培育的1430家高新技術企業中90%是民營企業、89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中88%是民營企業、465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82%是民營企業、3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86%是民營企業、29家上市企業中69%是民營企業、8家創新型企業總部中88%是民營企業,均位居上海中心城區第一。
折射出的是民營經濟已成為楊浦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已具備堅實基礎。
今年2月以來,楊浦區結合區情實際,通過召開民營經濟企業代表座談會、實地走訪企業、建議提案辦理等形式,“面對面”溝通民營企業面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點對點”聽取企業對楊浦區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意見建議,聚焦民營企業急難愁盼,形成《2025年楊浦區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推出“加”“減”“乘”“除”“和”五大行動、共20條舉措。
惠企“加”力,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行動。包括3項措施,一是涉及營造公平公正市場環境、二是保障民營企業平等參與政府採購、三是確保建設工程招投標全過程公開公平公正。
值得關注的是,楊浦專門設立了區公平競爭審查舉報熱線(熱線電話35070026),承諾只要企業認為楊浦政府相關部門單位在起草、制定涉及市場經濟活動的具體政策措施中,存在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條例》規定的行為,可以隨時向楊浦區反映,楊浦將第一時間受理、反饋,及時廢除不合時宜、束縛民營經濟手腳的條款。
為企“減”負,全力賦能民營企業“輕裝上陣”行動。包括4項措施,一是涉及持續開展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二是強化信用修復和守信激勵、三是推動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和人才服務、四是集聚各類功能性機構。
發展“乘”數,支持培育民營企業創新壯大行動。包含6項措施,一是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重點科技攻關任務和項目、二是支持民營企業擴大有效投資、三是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社會民生服務、四是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兩重”“兩新”、五是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六是助力民營企業國際化發展。
助企“除”憂,法治護航民營企業安心經營行動。包含5項措施,一是加強民營企業知識產權服務和保護、二是加強民營經濟法治保障、三是優化涉企行政檢查、四是依法依規辦理涉企案件、五是營造清朗網絡輿論環境。
政企“和”諧,升級保障民營經濟發展行動。包含2項措施,一是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二是支持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勇擔時代重任。
多年來,作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區,楊浦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走出了一條從“工業楊浦”到“創新楊浦”,再到“數字楊浦”的轉型升級之路,成為了首批國家創新型城區、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和“科創中國”試點城區、全國創新驅動示范區。區域雙創綜合指數連續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成功入選首批上海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區。
當前,楊浦數字經濟集聚成勢,這當中,民營企業是推動科技發展和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數字經濟企業總數總量突破8000家,其中大部分是民營企業。2024年,作為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軟信業表現亮眼,營收達3259.26億元,同比增長13.4%,增速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規模居全市第2、中心城區第1,佔全市總量五分之一、中心城區三分之一,增速領跑全市3個百分點,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在楊浦創新發展歷程中,區委、區政府始終把民營企業當“自己人”,努力當好服務民營企業的“貼心人”“合伙人”。廣大民營企業也始終與楊浦同呼吸、共命運,相伴相生、不離不棄,在融入和服務區域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的發展壯大,出席座談會的企業有的是從隻有兩三個人的小團隊發展成為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獨角獸和領軍企業的,譜寫了企業經營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相互成就的“雙贏”篇章。為幫助民營企業在楊浦落地生根、茁壯成長,全區各部門鼓足“一股勁”,招商服務上有“速度”,項目落地后陪伴有“溫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