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引領區
袁振宇:從“小夢想”到“醫械傳奇”,載譽前行再攀高峰

“我要以勞模精神為指引,用科技創新攻克難題,用專業能力守護生命健康。”走出人民大會堂,手捧沉甸甸的全國勞動模范獎章,上海心脈醫療研發副總裁、上海藍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振宇躊躇滿志。
袁振宇榮獲全國勞動模范
之前在記者的採訪中,袁振宇曾說,自己的夢想很小,就是“賺錢后能買一個大魚缸”。
然而現在,對於隻想“擁有一個魚缸”的人來說,相當於擁有了一片海洋,袁振宇直言“有些受寵若驚”。
“我的夢想很小,賺錢買個大魚缸”
有人夢想長大后成為宇航員,有人希望賺錢比肩比爾蓋茨,可年幼時的袁振宇並沒有多少宏偉壯志。他笑言,自己的夢想很小,小到現在看來甚至有些可笑——“擁有一份說得過去的工作,賺錢后給自己買一個大魚缸”。
袁振宇的這個夢想很快就實現了。一路“隨大流”的他,不知不覺竟然讀到了上海交大博士,專業是集成電路和芯片研究方向。按理說,這個專業畢業后理應對口芯片企業,事實上,袁振宇也確實收到了來自業內知名企業的offer。但那時候的他堅信,醫療行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於是,畢業后果斷轉投心脈醫療。
心脈醫療一直有個傳統,員工入職后,會接手已上市產品的維護工作,這樣一方面能快速熟悉公司業務,另一方面能摸清現有產品的優劣勢。袁振宇邊做邊學,不僅很快適應了“轉行”,還找到了醫療器械和自己所學專業之間的關聯。
袁振宇在工作中
俗話說,志當存高遠。但袁振宇覺得,目標小也有小的好處,容易實現,生活中的焦慮和欲望就不會太多,人也自然溫潤平和了。
於是,拿到第一個月工資后,袁振宇先給自己買了一個大魚缸,兒時的夢想就這麼實現了。
“實驗沒有成敗之分,隻會一次比一次接近完美”
進入公司一年后,袁振宇開始了他的第一個產品研發——分支型主動脈覆膜支架及輸送系統。
這是一項升級產品,當時市場上普遍使用的主動脈覆膜支架為直筒圓柱形,這一類型產品於上世紀九十年代誕生於美國。2000年左右,直筒圓柱形主動脈覆膜支架開始國產化。然而,人體的主動脈生理結構是復雜的,對於主動脈弓部夾層病變患者而言,直筒圓柱形主動脈覆膜支架就無法適用。於是,公司有了研發分支型主動脈覆膜支架的打算,並於2008年立項。
別看新產品只是比直筒圓柱形支架多一個分支,利用輸送器植入體內精准釋放的邏輯卻完全不同,尤其是在分支導入左鎖骨下動脈時的對准工作,需通過調整分支導絲結構來解決。正是因為這一難點,研發分支支架的構想雖然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有人提出,但始終沒有產品成功實現。
袁振宇(中)與團隊成員在進行產品研發工作
袁振宇一遍遍調整支架和輸送器的結構設計,同時利用與人體結構較為相似的豬做活體實驗,僅前期研發階段,就“犧牲”了20多頭豬。至今,袁振宇已經記不清反復實驗了多少次。袁振宇從來不認為實驗有失敗與成功之分,他只是純粹地相信,每一次出現問題,通過調整,會比上一次更接近完美,因此,每一次實驗,他都有所期待,即便和想象的有差距,也是心平氣和面對,不會氣餒。
歷經反復思考,一次次分析,一遍遍查找原因,9年后,分支型主動脈覆膜支架和輸送器結構設計終得預期結果和突破性進展。在與國際大公司的搶跑中,袁振宇和項目組跑在了前面。
2017年,該產品獲得了CFDA注冊証,成為世界首個治療弓部夾層的產品。2018年上市后,該產品植入量超過500套,年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救治了一大批主動脈弓部夾層患者的生命。
問問袁振宇此時的感覺,他想起了實驗中的那幾十頭豬,開玩笑說:“如果做不好這個產品,真的對不起這麼多豬。”
“每一次實驗都能帶來收獲,要善於從各種小目標的成功中汲取能量和成就感。”在勞模進校園活動中,袁振宇教導學生們要從小樹立目標,把一件件事做好,就像他十幾年來都專注主動脈支架研發一樣,十年磨劍,才終於研發出全球領先的主動脈支架技術。
秉持“十年磨劍”的精神和意志力,袁振宇牽頭研發了一系列涉及“之最”的新產品——腹主動脈支架M inos,是全球最細的腹主動脈支架,顯著降低了手術對血管入路的要求﹔直管型主動脈支架Talos,被稱為世界上首款“會呼吸的支架”,可以在給胸主動脈疾病“打補丁”的同時,保証眾多肋間小血管的供血。
值得一提的是,袁振宇帶領團隊主導研發的新一代膝下藥物球囊,成功解決了小直徑球囊曲率半徑大、藥物涂層牢固度低的技術難題。目前,該產品處於臨床試驗階段,為膝下動脈狹窄及閉塞病變患者提供更全面、適宜且有效的治療。產品上市后,將為醫生和膝下患者提供更多選擇及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社會對這一研發成果的期待有多迫切?來看一組數據。
據統計,2021年,我國膝下手術數量為2.44萬台,從2021年開始,膝下介入手術率以年復合增長率30%的速度增長。下肢動脈嚴重狹窄甚至閉塞的病變需要進行外科干預及重建血運,其中介入治療是常用手段。膝下病變主要為普通球囊治療,但其術后12個月再狹窄率為40%-50%,遠期治療效果差。而新一代膝下藥物涂層球囊導管能有效減少內膜增生、預防再狹窄,提高長期治療效果,同時避免了支架的植入,為再次介入治療提供了機會。
“醫療產品創新沒有捷徑可走,每個技術細節都要精益求精”
18年來,從一線產品技術工程師到公司主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研發帶頭人,袁振宇始終在行業內潛心耕耘。
他主導開發了多款國內、國際領先的創新產品,其中有6款為國家創新醫療器械,惠及國內外數十萬患者。還參與了20余項國家及上海市科研基金項目,作為主要發明人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170余項。
如今,心脈醫療已成業內領跑者,袁振宇也成長為業內“大咖”,但他依然心態平和。
心脈醫療研發副總裁、藍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振宇
此次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的殊榮,整個心脈醫療團隊都為之振奮。他們認為,這不僅是國家對袁振宇在高端醫療器械研發領域持續攻堅創新的充分肯定,也是對心脈醫療多年來推動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所做貢獻的認可。
袁振宇謙遜表示,對自己所獲的榮譽沒什麼可說的,只是一路讀書,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再到碩士博士,求學之路是愉快的,學習探索的過程就是厚積薄發的過程。
談到下一個“小目標”,袁振宇提到,將繼續帶領團隊致力於建立完善外周血管產品線,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打破外周產品進口壟斷,縮短國產替代進程。同時,不斷提升公司在外周血管介入器械領域的市場競爭力和覆蓋率,為國內外患者提供普惠化的優質創新醫療解決方案。
“醫療產品創新沒有捷徑可走,必須扎根臨床需求,在每一個技術細節上精益求精。”作為心脈醫療的研發負責人,袁振宇表示,將繼續發揚勞模精神,帶領團隊攻堅克難,開發更多創新產品造福患者,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