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永福路52號門前打卡AI《大鬧天宮》 未來將登大銀幕

2025年05月13日16:41 |
小字號

“未來影像計劃·AI動畫創作周”線下展映,未來還將登上大銀幕

永福路52號門前打卡AI《大鬧天宮》

永福路52號門前,AI《大鬧天宮》《寶蓮燈》動畫成路邊風景。不少行人從透著藍色燈光的展牆前經過,總忍不住駐足看上兩眼。

5月10日至18日,由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電影”)、即夢AI共同呈現的“未來影像計劃·AI動畫創作周”線下展映亮相,數十件獲獎作品在這座誕生了多部經典電影劇本的建筑裡展出。未來它們還將亮相INS新樂園,並登上影院大銀幕,探索更多“AI+影視”應用場景的同時,讓傳統電影IP進一步走入市民生活。

用AI續寫經典美術片

如果成為“弼馬溫”的孫悟空是一位當代打工人,他會如何應對自己的“社畜”生活?在retopo_樂拓譜用AI創作的《大鬧天宮》裡設想了這一場景,這個大約3分鐘的短片動畫在永福路街頭櫥窗裡播映,吸引不少人駐足欣賞。當孫悟空被排風扇吸入異時空后,傳統工筆畫風的桃林景象與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經典電影《大鬧天宮》一脈相承。動畫中孫悟空形象基本保持穩定,畫面連貫度和動作流暢性都有不錯的表現。

“未來影像計劃·AI動畫創作周”由上海電影和即夢AI於3月共同發起,圍繞《大鬧天宮》為代表的中國經典角色形象、《寶蓮燈》為代表的中國經典動畫故事和《鹿鈴》《山水情》等為代表的中式美學風格設立三大賽道,從6700多部參賽作品中評選出25部獲獎作品,進行為期一周的線下展映。這些作品的創作者大都不到30歲,好幾個還是大學在讀,所學的也與動畫、電影無關,是真正的行業“小白”。

在水墨風格賽道獲得第一名的作品《水鄉電影》,作者木童就是大學生,來自嘉興嘉善,他在作品中使用豐子愷的畫風講述有關露天電影放映的童年記憶。在表現江南鄉村風情時,加入了經典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的元素。

去年,上海電影發起“全球AI馬拉鬆大賽”,邀請創作者圍繞《哪吒鬧海》進行短片創作,並進行線下展示。此次展映的作品水平相比去年有很大提升,也見証了AI技術的快速迭代。

今年是《寶蓮燈》開啟創作30周年和《小蝌蚪找媽媽》上映65周年,此次活動邀請年輕人用AI進行二次創作的同時,吸引他們關注經典作品,參與IP煥新和續寫。“頒獎那天,我們特地告訴所有獲獎者,這棟樓的前身是我們上海電影制片廠的文學部。當年,艾明之等老一代上影編劇就在這裡寫出了《護士日記》等經典劇本。如今大家用AI來寫腳本、做動畫,傳承經典的同時,也與時光記憶碰撞呼應。”現場工作人員說。

AI短片將登上大銀幕

今年2月19日,首個AI付費短劇《興安嶺詭事》在抖音上線引發話題,目前播放量已超5000萬。不少人認為,AI短劇已成為新賽道。AI動畫短片能否嘗試以類似的方式商業變現?在上海電影與即夢AI共同宣布的戰略合作中,AI動漫短劇共創就是一個重要落地方向。在頒獎活動上,抖音原創動畫扶持企劃輕漫計劃負責人也宣布,將升級打造“抖音原創動畫暢想季”,支持AI賦能動畫。

商業空間的大屏內容同樣是AI動畫的重要應用場景。此次比賽的部分作品將於5月14日在上海沉浸娛樂領域風向標——INS新樂園特別展出。“當下許多商業空間的LED大屏都有內容需求,按照傳統手繪一幀幀去做,成本很高。許多商業應用場景對於細節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但需要的量很大。”現場工作人員介紹,AI工具可以大大降低內容制作的開發成本,提供量產的可能。

在頒獎活動上,INS新樂園聯合創始人兼總裁關山行描繪了未來AI賦能消費的場景,“我們將打造一座虛擬現實結合的沉浸式樂園,迎接AI內容的指數級爆發,把更好的線下體驗傳遞給消費者”。

5月18日永福路52號的展覽結束之后,還將移至二次元聚集地美羅城及上影BOE-α超級影城(美羅城店)展出。影院將搭建線下展廳,並以貼片廣告的形式,讓這些短片在大銀幕上播出。現場工作人員表示,相比幫助創作者“接商單”,上影更希望孵化原創力量,通過一次次活動挖掘潛力選手,“未來,他們也許可以做出真正的AI長片”。

此次展覽活動由上海電影活動創意廠牌SFC EVENTS策劃,是繼亮相復星藝術中心的“上海TASTE——去看電影流行史”后,又一次推動電影文化向城市生活方式破圈的展覽。SFC EVENTS團隊負責人表示:“當下短劇等娛樂方式在搶佔受眾的注意力,我們希望不斷做年輕人喜歡的活動,讓電影與新生代觀眾建立聯系。”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鐘菡)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