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生態寶藏,上海將推出首批約20個濕地空間試點

2025年04月30日09:08 |
小字號

上海將推出首批約20個濕地空間試點

到2030年,基本形成濕地空間格局

越來越多的城市生態寶藏正在不斷被發現。昨天,記者從上海市規劃資源局獲悉,上海正在開展全市濕地空間規劃研究,首批將推出約20個濕地空間營造試點。

上海有豐富的濕地資源。“經過一年地毯式調研普查,上海已識別出濕地空間面積約6335平方公裡,其中,濱海濕地佔比約65%,郊野濕地佔比約32%,城鎮濕地佔比約3%。”市規劃資源局用途實施處負責人介紹。從空間形態特征看,其中六成以上為河口近海濕地(南匯東灘、崇明東灘、九段沙等),其余主要為湖泊濕地(澱山湖等)、河流濕地、小微濕地等。

記者了解到,上海正在對標國內外先進城市,進一步研究關注城市中、郊野裡、宅前屋后的小微濕地空間網絡和節點營造,從而打造既引領生態系統整體保護和修復,又符合超大城市市民休閑游憩需求的濕地空間體系。

上海提出“分類營造”的思路。在城鎮濕地,鼓勵種植適宜生長的本土植物,營造具有生物多樣性、雨洪調蓄等功能的小微濕地生境。在郊野濕地,進行河湖上游水環境治理。在河流濕地,在非通航河道保留河道自然曲率,依托河灣、河漫灘等空間開展濕地化改造。在田頭濕地,因地制宜利用零星用地,營造生態溝渠、緩沖塘等濕地系統,發揮農業面源污染滯留與淨化功能。在林澗濕地,實現土方綜合利用、濕地調蓄、生物多樣性維護、林下空間綜合利用等多重目標。同時,推進濱海濕地“生態堤”岸帶建設。

預計6月底前,上海將發布《上海市濕地空間規劃指南》,計劃首批推進約20個濕地空間營造試點。規劃至2027年,推動各類型濕地空間示范試點。至2030年,按照一張藍圖全面基本形成濕地空間格局,推出一批藍綠交織、水體清澈、生物多樣、“濕意”盎然的示范項目。至2035年,全面建成可持續生態之城。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戚穎璞)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