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黨員干部認真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持續拿出排頭兵姿態先行者擔當

4月2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徐匯區的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調研,為上海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進一步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更加堅定了我們搶抓機遇、攻堅克難的信心決心。”上海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第一時間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家一致表示,上海要拿出排頭兵的姿態和先行者的擔當,胸懷“兩個大局”,堅持“四個放在”,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朝著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這一目標奮勇前進。
科創中心建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對於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念茲在茲——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
“把科技創新擺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臨門一腳’。”
“要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
十余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科技創新的一系列擘畫和要求,無一不是基於時代變局、立足國家戰略。此番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們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
市科技工作黨委書記徐楓表示,上海科技系統將以使命如磐的擔當不斷深化基礎研究,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領域強化前瞻布局,聚力推動更多原始創新、顛覆式創新,以攻堅克難的銳氣著力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創新資源集聚、要素涌流的創新熱土。
徐匯區委書記曹立強說,徐匯區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堅持自立自強,突出應用導向,全力實施全國人工智能高地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十大重點行動、11項核心指標、30個標志性項目,打造技術突破的策源中心、垂類應用的孵化工廠、要素齊備的創新生態、創意涌動的開發者社區。
“在經貿博弈和科技競爭空前激烈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就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作出重要部署,既是對人心和士氣的重要鼓舞,更是對我們扛起使命和責任的強大動員。”虹口區委書記李謙說,我們要奮力一跳、勇毅前行,持續加強開放合作和創新突破,更好在“五個中心”建設中挑大梁、作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高度重視。”閔行區委書記陸方舟說,閔行區將充分發揮科創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優勢,努力把“大零號灣”建設成為世界級“科創灣區”,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作出更大貢獻。
“我們將堅決扛起上海高端制造業主陣地和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的職責使命。”嘉定區委書記肖文高表示,要發揮國家級科研院所和創新企業集聚優勢,全力攻堅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打造形成一批創新“核爆點”和經濟“增長點”,努力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金山區委書記劉健表示,要深入落實“轉型升級”戰略要求,圍繞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和新材料、生物制造、低空經濟等優勢特色領域,著力做強主導產業,加快壯大新興產業,積極引育未來產業,全力建設“上海制造”品牌重要承載區。
搶抓機遇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正迎來爆發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上海要總結好以大模型產業生態體系孵化人工智能產業等成功經驗,加大探索力度,力爭在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產生示范效應。
這讓上海廣大黨員干部備受鼓舞。浦東新區黨員干部紛紛表示,要加快建設人工智能高地,聚焦浦東“模力社區”“機器人谷”,加大垂類模型應用、具身智能等領域布局力度,強化算力、語料、人才、金融、場景等關鍵要素供給,打造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臨港新片區黨員干部表示,將持續夯實基礎創新策源力,打造戰略科技力量矩陣。不斷地夯實算力算法等基礎,大力發展人工智能芯片、軟件、智能硬件等重點產業,積極布局量子計算、元宇宙等前沿領域。
科技范式革新不隻發生在人工智能領域,大家一致認為,要搶抓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機遇,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增強上海的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
寶山區委書記李晨昊表示,要深入實施先投后股、創新聯合體等國家改革試點任務,持續推動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轉型升級,努力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全面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
黃浦區委書記杲雲表示,要積極把握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充分發揮黃浦金融服務業發達、創新金融資本密集、科創人才集聚等優勢,在世博園區浦西片區打造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中央科創區”,努力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在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國華看來,國有資本是耐心資本的壓艙石,要堅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瞄准產業鏈最上游、價值鏈最頂端、技術體系最底層,積極布局基礎模型、算力芯片、具身智能等賽道,為技術創新提供持續穩定的資金支持,構建“科創申態圈”。
鬆江區委書記王華杰表示,要充分發揮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作用,加快打造鬆江大學城科創源,構建商業衛星制造和終端應用產業園、智算服務產業園、儀器儀表產業園、6G未來產業園、曲率引擎硬科技加速器等一批高能級載體,全力打造以智能終端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新能源設施為代表的高端裝備等現代化產業體系。
“我們要立足自身現代農業和船海產業優勢,主動融入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崇明區委書記繆京說,崇明將發揮上海交大崇明校區、交大長興海洋實驗室、國家海洋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等陣地平台溢出效應,大力推進長三角農業硅谷和長興海洋裝備島建設,為建設農業強國、海洋強國作出積極貢獻。
普陀區沿滬寧專項機制辦常務副主任陸海表示,要充分發揮上海科技創新策源、高端要素集聚、創新機制示范等優勢,積極聯動沿滬寧城市,建設以上海為龍頭的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創新主體高效協同、創新成果持續涌現的世界級科創帶,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注入澎湃動力。
加快構建全域創新生態
作為全國首個大模型專業孵化和加速載體,“模速空間”成立一年半左右,已集聚了超過100家大模型企業在此辦公,帶動周邊落地200多家AI企業、100余家投資機構。空間內良好的創新生態,是很多企業選擇此地的重要原因。
許多黨員干部談到創新生態之於科技創新高地的重要作用。
“建設國際科創中心,需要加快構建全主體參與、全要素統籌、全鏈條加速的全域創新生態。” 下轉 8版(上接第5版)楊浦區委書記薛侃說,楊浦區正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目標,加快培育發展創新型現代化產業體系﹔以打造開放融合創新生態為支撐,促進創新要素高效配置,持續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作為科創要素資源集聚的中心城區,我們要用好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這個關鍵一招。”長寧區委書記張偉說,要充分發揮區域數字經濟先發優勢,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深化“上海硅巷”科創街區建設,進一步激活街區科創基因、做優科創生態。
上海庫帕思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打造高質量語料數據基座,構建基座型、戰略性、樞紐化的語料樞紐平台。董事長山棟明表示,要一手抓服務更大參數的基礎模型,一手抓服務場景落地的垂類模型,更好服務中小企業和創新創業者。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副主任師詠勇說,中心正持續優化創新生態,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全鏈條體系,在腦機接口、類腦智能等前沿領域勇攀高峰,為上海建設全球科創高地貢獻更多“硬核”成果。
越是前沿的探索,越是會面對前所未遇的風險挑戰,越需要政策支撐和法律保障。市數據局表示,要不斷提升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水平,完善數據要素和產品流通利用支持政策,以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持續賦能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
市政府外辦黨組書記、主任馬穎慧表示,要高質量做好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外事保障,高水平籌辦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推動人工智能領域國際交流合作邁向新高度,助力上海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引領者。
上海法院表示,要依法高效審理涉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案件,強化新質生產力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保駕護航。上海檢察機關全體干警說,要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深化完善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機制,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努力干出新業績作出新貢獻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材料視界實驗室負責人繆瑞陽說,上海作為前沿陣地,正積極探索AI產業生態體系,這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創新精神的體現。廣大青年要緊跟時代步伐,加大探索力度,推動科學智能、具身智能等技術突破,賦能產業升級,助力我國在全球人工智能發展中走在前列,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人才成長需要全社會的關心關愛。靜安區委書記鐘曉詠說,靜安區要全面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錨定數據智能、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及細分賽道,同時吸引集聚一批國內外戰略科技人才、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為年輕一代展示才華、大顯身手提供更多更好的空間、平台、場景等資源。
青浦區委副書記、區長金曉明表示,將以西岑國際人才港建設為抓手,為青年提供技術研發、創業實踐、風險投資等全方位支持,優化交通、住房、教育等配套服務,讓青年人才安心創業、舒心生活、全心逐夢。
在“五個中心”建設一線,眾多僑杰、僑青正展示才華、大顯身手,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齊全勝說,上海各級僑聯要進一步搭好服務平台,廣泛匯聚僑界科創人才力量,不斷激發僑界青年創新創造活力。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集體採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