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身體裡的"全能打工人" 呵護你的心"肝"寶貝

深夜加班時 是它在默默代謝咖啡因
燒烤火鍋后 是它在悄悄分解油脂
連你情緒低落時 也是它在處理“emo激素”
……
它沒有痛覺神經,卻承受著你所有的疲憊
它身負500多項使命,卻從不按下暫停鍵
它是身體裡的“最強打工人”
是你忠實的“生命守護者”
——肝 臟
為什麼它受傷了也不喊疼
哪些習慣正在悄悄傷害它
今天就和小布一起認識
這位任勞任怨的“全能衛士”
本期科普嘉賓
劉輝
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副院長兼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一
肝臟在人體中處於什麼位置?承擔著哪些功能?
肝臟位於人體右上腹部,隱藏在肋骨后面,大部分被肋弓所覆蓋。這是由於肝臟質地脆弱,需要肋骨的保護以避免外力損傷哦!
作為人體內臟中最大的器官,肝臟就像我們身體的"超級工廠",據不完全統計,在肝臟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有500種以上。它24小時無休,負責生產、加工、存儲、應急和安保等,堪稱打工屆的“007”!
生產車間:肝細胞日夜不停地合成膽汁,其中的膽汁酸像“高效乳化劑”,幫助腸道分解脂肪,促進脂類消化吸收。
加工車間:肝臟可以分解酒精、藥物、代謝廢物,通過酶將其轉化為無害或可排泄的形式。同時肝臟還可以把營養物質(糖、脂肪、蛋白質)加工成身體能用的“產品”,多余的存進倉庫(肝糖原、脂肪),有需要時再調出來用。
倉儲空間:肝臟是人體的核心“倉儲空間”,它能將多余的葡萄糖轉化為糖原儲存,在需要時釋放以穩定血糖﹔儲備維生素(A、D、B12等)和礦物質(如鐵),按需供給全身﹔同時還可以臨時儲存毒素,最終通過膽汁或尿液排出。
應急中心:肝臟的凝血功能就像身體工廠裡的“應急中心”,專門合成凝血酶原、纖維蛋白原以及各種凝血因子。當我們的身體出現傷口時,這些凝血因子就會火速集結,形成一張嚴密的"止血網",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安保中心:肝臟駐扎著庫普弗細胞(巨噬細胞),像24小時巡邏的“特種兵”,吞噬血液中的細菌、病毒和異物,守護內部環境安全。
但是再強大的肝,也有頂不住的時候,一旦它長期超負荷工作,就會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發言發炎!
二
肝炎的種類及症狀表現都有哪些?
肝炎指由多種致病因素使肝臟細胞受到破壞,損害肝功能,引起身體一系列不適症狀,以及肝功能指標的異常。通常分為病毒性肝炎(“肝炎五兄弟”——甲乙丙丁戊)和非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01
甲肝/戊肝
傳播途徑:糞-口傳播。
甲肝是 “吃貨老大哥”,通過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傳播,比如生吃被污染的貝類、水果,或接觸感染者糞便后不洗手吃飯。隨著病毒研究與醫學的進步,甲肝通常不會導致慢性肝病,也極少致命。
類似甲肝,戊肝病毒主要通過被污染的飲用水傳播,因此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使用潔淨度不明的水和冰,能夠有效預防這一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劃重點:喝開水、吃熟食是關鍵。
02
乙肝/丙肝/丁肝
傳播途徑: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傳播。
乙肝是“肝炎五兄弟”裡最廣為人知的成員,感染后可導致急性或慢性肝炎,部分患者可能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預防乙肝,疫苗是最有力的武器!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首針乙肝疫苗至關重要,這被稱為“生命第一針”。成年人若未接種或抗體不足,也建議補種。
丙肝可以說是 “無聲殺手”,早期沒症狀,悄悄變成慢性肝炎,多年后才發現肝損傷。雖然無疫苗,但現在藥物可以治愈。早篩查、早治療是關鍵!
丁肝又稱乙肝的“小跟班”,必須依附乙肝病毒才能復制、生存,所以它一般無法單獨造成感染,隻有乙肝感染者才可能合並感染丁肝。
劃重點:乙肝、丙肝、丁肝在日常的正常社交中(如共餐、握手、擁抱、咳嗽、打噴嚏等),傳播可能性極低!
非病毒性肝炎
01
藥物性肝炎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大部分藥物都要通過肝臟來代謝,長期服藥、胡亂搭配用藥、一次性過量服藥,都有可能導致肝細胞損傷,從而影響肝功能。
02
脂肪性肝炎
當人體長期攝入過量熱量,超出肝臟的正常代謝能力時,多余的脂肪就會在肝細胞內異常堆積,形成脂肪肝。若這種情況持續存在,可能進一步發展為脂肪性肝炎。
03
酒精性肝炎
長期大量飲酒導致的肝臟疾病,初期通常表現為單純性脂肪肝,進而發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早期的酒精性肝炎是可逆的,預防的關鍵在於控制飲酒量(男性≦28克/天,女性≦14克/天酒精),可不要貪杯哦!
04
自身免疫性肝炎
是一種由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肝細胞導致的慢性炎症性肝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肝炎的症狀表現
盡管肝炎的症狀常不典型,但是存在一些信號提示肝炎的可能性大。
包括消化系統異常,出現持續的食欲減退,伴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
全身性疲勞與持續低熱,這些常與病毒性肝炎相關﹔
皮膚粘膜黃疸,瘙痒,尿黃,是膽紅素升高的主要症狀﹔
淤斑、出血傾向,如輕微碰觸后皮膚淤青,刷牙牙齦出血不止,這些是凝血功能異常的主要症狀。
皮膚出現“蜘蛛痣“,胸背部紅色痣,按壓褪色﹔“肝掌”,手掌大小魚際肌片狀充血,是激素代謝異常的症狀。上述症狀均需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避免延誤病情。
對於急性肝炎,可出現重度黃疸、意識障礙、嘔血黑便等症狀,一旦出現需緊急就醫。
三
為什麼說肝臟是“沉默的器官”?
肝臟是人體唯一具有強大再生能力的器官,卻也是最“沉默”的。它沒有痛覺神經分布,即使受損也不會立即發出疼痛警報,這種“能忍”的特性讓它成為默默守護健康的無名英雄。
肝臟的再生能力非常驚人,一旦肝臟的某些部位遭遇病毒攻擊、藥物損傷或毒素侵襲時,肝臟會立即啟動“修復模式”,健康肝細胞會通過自我復制快速替換受損部分,盡量減少對整體功能的影響。
但需要注意的是,正是這種“不喊痛”的特性帶來了隱患,早期病變因為不適感不明顯,難以被患者察覺。
四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科學有效的護肝方法?
01
健康飲食
選擇新鮮、優質的食材,如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蔬菜瓜果。避免高糖高脂飲食、霉變食物和過量飲酒,以免加重肝臟負擔。
02
作息規律
規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夜間進食和作息不規律,保障肝臟夜間休息與自我修復。
03
適度運動
每周進行150分鐘以上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和2-3次力量訓練,避免久坐,每小時起身活動,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肝臟負擔。
04
情緒管理
通過冥想、深呼吸、聽音樂、園藝等方式緩解壓力和焦慮,保持良好情緒,促進肝氣順暢。
常見Q&A
1、市面上流行的“護肝片”真的能保護肝臟嗎?
護肝片的效用主要取決於其使用背景和肝臟健康狀況。目前市面上的肝臟藥物主要是細胞膜保護藥或細胞修復藥,其作用機制和效果並不十分明確。由於肝臟本身具有代謝和解毒功能,藥物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盲目、過量服藥會給肝臟增添額外的負擔。因此,對於健康的人來說,不建議依賴藥物來預防性地保護肝臟,而應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來維護肝臟健康。
對於有肝炎疾病的患者來說,護肝片也主要為輔助治療,需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2、體檢查出來脂肪肝需要治療嗎?
脂肪肝是否需要治療是根據嚴重程度來判斷的,但需要引起重視,如果放任不管,則可能轉換為不可逆轉的肝炎、肝硬化等。
1)輕度脂肪肝:早期病變,肝細胞僅脂肪沉積,無明顯炎症或纖維化。通過飲食控制和生活方式調整,可自行康復。
2)中度脂肪肝:需干預,如減重、控制飲食、增加運動等。
3)重度脂肪肝:及時到醫院針對病因進行系統性診治。
3、體檢報告中,肝功能哪些指標出現異常需要立刻就醫?
肝功能檢查中,膽紅素、轉氨酶和白蛋白是關鍵指標。
1)膽紅素升高:提示肝臟的膽汁代謝功能障礙。如果出現黃疸(皮膚和眼睛發黃),必須要高度重視,及時就醫,因為這可能預示著肝臟已經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損傷。
2)轉氨酶升高:引起轉氨酶升高的因素較多,其中肝細胞損傷與轉氨酶升高關系密切,轉氨酶的一過性升高可以在去除病因和適當治療后恢復。但轉氨酶持續升高>2-3倍時,就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排查。
3)白蛋白下降:提示肝臟合成功能受損,通常表示肝臟實質性損傷。若膽紅素升高且白蛋白下降,需立刻就醫。
冷知識:肝功能正常≠沒有肝炎!
常規的體檢項目主要關注常見慢性病和臟器功能,不包括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的特異性檢測。很多人在體檢時抽血檢查都正常,以為自己就沒有肝炎,但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檢查哦!
4、肝炎有遺傳性嗎?是否需要定期檢查?
絕大多數肝炎(如病毒性、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都是通過傳染途徑或不良生活習慣獲得的,並不具有遺傳性﹔但少數特殊類型的代謝性肝病(如遺傳性血色病、肝豆狀核變性等)存在一定的遺傳傾向,需要通過專業檢測才能確診。因此,普通人群不必過分擔心肝炎的遺傳問題,但若家族中有不明原因肝病患者,建議到專科醫院進行針對性篩查。
肝功能檢查可以幫助早期發現肝臟損傷,及時進行干預和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建議健康人群每1-2年做一次基礎肝功能檢查,每5年進行一次肝臟全面評估。
不會說不代表它不累
不會痛不代表它無恙
別等到肝功能亮紅燈時才后悔莫及
從今天起
少一杯酒 多一份關愛
少一次熬夜 多一次體檢
讓這個“小心肝”
陪我們走得更遠更久
本期支持: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
欄目支持:市衛生健康委、上海市醫學會科普分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