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車混行搶道 “莘庄最差道路”虹莘路何時大修

人車長期混行搶道,路面坑窪不平,附近市民深受困擾
“莘庄最差道路”虹莘路何時大修
“上下班的必經之路,卻走得提心吊膽”、“沒有人行道,每天被呼嘯而來的轎車、公交車嚇得貼牆走”“路面滿是‘補丁’,騎電瓶車一路彈跳”……提起閔行區虹莘路莘庄梅園路段(莘朱路—梅隴西路),附近居民語氣中滿是抱怨。這條全長不足1公裡、路寬僅5至7米的小路,被一些市民稱為“莘庄最差道路”——人車長期混行搶道,路面坑窪不平,每年3月賞梅季游客激增,停滿車輛的莘庄梅園路段更是擁堵難行。
受S4公路抬升工程影響
近日,記者沿虹莘路步行探訪,道路東側是莘庄梅園大門入口,西側一條狹長綠地外,就是正在施工的S4滬金高速。這段雙向雙車道僅由一條單黃虛線分隔,車輛川流不息,機動車、非機動車、公交車、行人常常“狹路相逢”。記者從梅隴西路路口步行500米至莘朱路路口,隻能被迫走在機動車車道邊緣,其間三次躲避急剎的電動車,還與一輛閔行25路公交車擦身而過。“早晚高峰、周末節假日更夸張,人和車混在一起,這條小路快被‘擠爆’了。”莘庄梅園門口一位小吃攤販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虹莘路確實遍布大小不一的“補丁”,路面出現不同程度的坑窪損壞,部分路段有黑色瀝青沿裂縫溢出,莘庄梅園門口的斑馬線一半缺失,可見多次修補痕跡。大小車輛駛過時車身顛簸、塵土飛揚,一位騎著電動自行車的外賣員為“避坑”突然騎到路中央,險些與一輛轎車相撞。
“下雨天凹陷處會積水,行人無法通行﹔夜晚照明昏暗,更看不清坑窪,隻能深一腳淺一腳試探。”深受虹莘路路況之苦的李先生抱怨,盡管未碰到重大交通事故,但虹莘路上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周邊居民很受罪”。
市民反映,該路段附近分布多個小區,也有復旦大學附屬閔行實驗學校、閔行區實驗幼兒園等學校,上班族、學生和家長經此通勤。每年2、3月梅花季,莘庄梅園吸引市民游客前來打卡,虹莘路交通壓力進一步加劇。
記者在該路段並未發現明顯的交通引導或安全警示標志。“梅花季時,莘庄梅園現有的北側停車場不夠用,會安排社會車輛在虹莘路東側臨時停車,那時會有臨時可移動指示牌,也有專人維持道路秩序,及時疏散賞梅高峰期的人流和車流。”莘庄梅園值班保安說。
其實,虹莘路路況並非向來如此。附近多位居民回憶,一旁S4滬金高速入城段抬升工程啟動后,大量車輛繞行虹莘路,原本僻靜的小道成了連接東西的交通要道,激增的人車流量遠超其設計承載能力,沿路居民呼吁盡快啟動對虹莘路的大修。
預計明年啟動大中修
李先生曾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投訴,得到莘庄鎮城建中心回復:“道路移交至區城投,現由區城投管養,待其重大項目完工移交回我中心后,對該路段重新實施大中修。”
所謂重大項目,指“S4入城段抬升工程”,全稱為S4公路入城段(莘庄立交—金都路)交通功能完善工程,計劃抬升莘朱路及其南部S4公路現狀地面段。S4入城段抬升工程建設單位、虹莘路臨時管養單位上海閔行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為了不影響S4工程進度和節約資金,我們隻能對這條路修修補補,待工程結束后交還道路,再由莘庄鎮進行大修。”
對於人車混行情況,閔行城投解釋:“建議行人和非機動車暫時從莘朱路跨線橋通行,等S4工程完工、莘朱路東西向貫通后,虹莘路將恢復原有交通功能,請市民耐心等待。”
據記者了解,S4入城段抬升工程目前項目主體結構已全線貫通,預計今年6月主線高架具備通車啟用條件。重大工程“過渡期”成了市民“煎熬期”。但大修還要等多久?記者致電莘庄鎮城市建設管理事務中心時,工作人員坦言,虹莘路地處莘庄、梅隴兩鎮交界,土地權屬歸莘庄鎮,早期單元控規卻歸梅隴鎮,導致路段規劃有一定局限性,未考慮莘庄梅園停車、交通壓力等問題。虹莘路的路基已多處破碎,莘庄鎮自2018年起就將虹莘路大修納入計劃,但因S4工程等項目多次暫緩立項。“S4項目完工后,我們會對這條路進行大中修,重新劃分車道,增設東側人行道和西側綠化園路,建設雨污分流管網,再將虹莘路恢復成單行道,結合S4地面輔路實現交通分流。目前道路大中修項目已由區交通委立項,處於區發改委審批階段,保守估計2026年初動工。”
此外,李先生建議:“虹莘路的混亂路況困擾我們兩年多了。不知能否在過渡期間,對虹莘路實施一些臨時管理措施,比如增設物理隔離設施、優化交通標志標線,早日實現人車分流。”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段心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