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育友好型"用人單位 上海長寧區作出探索

打造“生育友好型”用人單位
長寧區作出探索,攜程新增3天“帶娃假”
昨天起,攜程集團對家中有18周歲及以下子女的員工,每年增加3天帶薪假期,進一步打造“生育友好型”用人單位。
自開展“生育友好崗”就業模式試點以來,攜程所在的長寧區探索實施了“十百千”計劃,即建立1項生育友好就業工作機制、建設10個生育友好服務陣地、鼓勵100家企業開發1000個生育友好崗位。記者發現,推動“生育友好崗”落地實施的過程中,圍繞崗位類別設置、企業激勵措施等實際需求,企業、政府和求職者三方均有自己的考量。
兼職主播成熱門崗位
在市人社部門去年授予的“生育友好崗用人單位”中,上海黃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帆書)位列其中。帆書App婦聯主席劉怡介紹,公司500多名員工中女性佔比約65%,主播團隊中既有全職員工也有兼職員工。公司在“兼職主播”“新媒體運營”等崗位推出了“生育友好崗”,期望吸引更多優秀女性人才加入。
今年28歲的悅悅是帆書的兼職主播,她的本職工作是帆書的運營崗,同時她還是一名2歲女孩的母親。每周,她都利用業余時間在帆書平台直播,場地是家裡一處2平方米大小的角落。一台手機、一副耳機、一個三腳架、一塊綠幕,4件基礎裝備就能完成直播。悅悅現在每周要直播10—15小時,時間集中在周末和工作日晚間。
在帆書,像悅悅這樣身為“寶媽寶爸”的兼職主播數以百計。企業為他們提供了時間更彈性的排班,同時為雙職工家庭提供了寒暑假帶娃上班、工作日接娃后回家辦公等生育友好工作模式。
此外,帆書App用戶中65%為女性,其中寶媽人群眾多,平台也面向社會鼓勵這些書友、用戶加入兼職主播行列。“部分全職寶媽在積累直播流量后,轉化率高的主播年收入可穩定在20萬元。”劉怡介紹。
無獨有偶。長寧區近期舉辦的一場招聘會上,上海夢曉心理輔導支持中心帶來了“視頻剪輯制作員”崗位,吸引眾多寶媽、寶爸前來應聘。這一崗位採取彈性工作制,求職者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居家或遠程辦公,滿足了求職者想要兼顧家庭與工作的需求。中心創始人夢曉介紹,大約十年前,中心就有了“生育友好”的工作模式。
“空窗期太久”怎麼辦
挖掘和鼓勵企業設置“生育友好崗位”,政府部門動了一番腦筋。
通過“訪企拓崗”機制,長寧區面向生產制造、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行業以及新經濟形態領域企業,挖掘“生育友好”崗位資源,鼓勵企業基於經營管理實際,嘗試彈性工作制、遠程辦公等“生育友好崗”機制。
在近期舉辦的“樂業上海優+”“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活動中,已經能看到“生育友好崗”招聘專區。
不久前,江蘇路街道小蜜蜂樂業驛站接待了一名“90后”寶媽小陳。在她的講述中,工作人員梳理出一個典型的“全職寶媽”的煩惱:孩子上了幼兒園,自己想回歸職場,但又希望有時間接送寶貝﹔職業空窗期太久,光靠市場化的求職平台很難找到匹配的崗位。
作為“15分鐘就業服務圈”的“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點,小蜜蜂樂業驛站通過江蘇路街道對接,為小陳找到了一家婚慶寫真類企業的視頻剪輯崗位,不僅能在家辦公,且很快安排了面試。站點的就業服務專員為小陳建立了“一人一策”服務台賬,為她提供基礎的技能培訓和職業指導,有針對性的幫扶讓小陳被順利錄用。
面向企業,長寧區鼓勵市場主體通過設立星級型、共享型“愛心媽咪小屋”,開展寒暑假期和課后兒童托管活動,幫助育齡勞動者分擔育兒壓力。這其中,攜程集團於2023年7月1日推出的生育補貼政策廣受關注:全球范圍內,入職滿3年的員工不論性別,每新生育一個孩子,都將獲得每年1萬元的現金補貼,直至孩子滿5周歲。截至今年2月,符合該項生育補貼領取政策的員工達1130人。據初步測算,企業未來還將投入10億元用於員工生育補貼。
崗位門類在不斷豐富
在為求職者對接崗位的過程中,政府工作人員發現,目前市面上較易獲取的“生育友好”增量崗位,往往是臨時性、計件類的兼職,工作內容主要集中在視頻剪輯、廣告修圖、文書撰寫、直播銷售等領域。江蘇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中心主任邵曉春介紹,街道目前對接了10家設有生育友好崗的企業,總體來看以零工居多。
作為市場化經營主體,大多數企業對新增“生育友好崗”尚持觀望態度,更多的是支持存量崗位的職工在有育兒需求時享受“生育友好”政策。
相較之下,民非機構和公益組織對設置“生育友好崗”更為靈活。夢曉介紹,目前夢曉心理輔導支持中心有1200多名兼職心理咨詢師,其中30多名享有生育友好崗位政策。
有企業建議,相關部門可指導企業制定彈性工作、靈活就業的用工管理制度,參考快遞外賣行業的管理制度、交金模式,對主播等新就業群體落實“生育友好崗”政策給予科學規范且系統性的指導。更重要的是,在稅收層面激勵開設“生育友好崗”的企業。
可喜的變化是,在近期一些招聘會上,記者發現“生育友好崗”專區的崗位正在不斷豐富。除了網絡主播、線上營運專員,還有早教陪伴師等靈活性較強的崗位,為懷孕期、哺乳期女性以及有幼兒照料需求的求職者提供了更加友好的就業選擇。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舒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