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鏈接街區,楊浦YOUNG劇場旁老面館變文創新空間

2025年03月17日09:21 |
小字號

楊浦YOUNG劇場旁,老面館變成文創新空間

鏈接街區,劇場到聚場

3月中旬,GUAY咖啡酒館主理人徐文靜將面對櫃台的一米空間展覽從“AI與AI”變成“古樹300”。周末,楊浦YOUNG劇場擠滿來看戲的觀眾,人流從劇場大門蜿蜒至劇場西側的內裡文創新空間NEILILAND。大家一邊等著徐文靜做茶、咖啡、雞尾酒,一邊討論牆上的上海古樹,“看完戲,有時間去郊外看樹。”

於日常中發現不凡

一平方米展陳空間每月更新。顧客等候飲品制作時,常常研究展覽中的照片。徐文靜介紹,“3月14日起,展覽內容換成上海古樹。今年的展陳排期已經排到12月。”

作為YOUNG劇場與內裡團隊共建街區的一部分,內裡文創新空間NEILILAND去年年底開業,是集微型博物館、藝術文創、咖啡酒館等為一體的策展型綜合商店。“我們打造從社區到社群,從劇場到聚場的城市可持續商業鏈接街區,重新認識我們生長的地方,用創意與周邊在地生活共創楊浦無邊界的生活劇場。”內裡運營總監李媛說。

在劇場邊打造實體店前,內裡團隊做了嘗試,比如為上海首演的音樂肢體劇《笑忘書》來一場公益藝術快閃。《笑忘書》圍繞55歲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湯姆展開。內裡在YOUNG劇場大廳打造記憶旅人咖啡館、記憶電話亭,觀眾借由記憶認知卡牌互動。與記憶有關的圖書以“笑忘書”半盲盒形式展示與銷售。

內裡文創新空間NEILILAND的店面是一排閑置已久的平房。“之前這裡是一間老上海面館,關了很久,我們做了符合青年消費者審美取向的改造,讓老房顯現后工業化的面貌。”李媛指著天花板說,“樓板由碳纖維重新加固。設計團隊改建時,發現房屋在加固建設工程中產生的紋理挺漂亮,於是保留磚牆,成為歷史痕跡的一部分。我們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不凡之美。”

吸引來往行人駐足

GUAY咖啡酒館是NEILILAND的聯合運營伙伴。徐文靜學西班牙語,GUAY得名來自西班牙人愛用口頭禪“Qué GUAY!”,意為“超酷!”。在GUAY咖啡酒館,徐文靜精心打造咖啡、雞尾酒,還有人寵友好的草本茶飲。

藝術家文莉與朋友們來到GUAY咖啡酒館時,位置幾乎坐滿了:媽媽帶著女兒在寫作業﹔一位男士戴著耳機輕聲打視頻電話﹔下個隔間,女孩們邊喝咖啡邊做手工。3月28日,文莉計劃與NEILILAND合作啟動新展覽“褶皺波紋”,將觀眾看不見的“藝術生產力”變得可見。她的搭檔、澳大利亞藝術家Greg從小紅書挖掘同行Amber和安雪,一起在NEILILAND策劃“褶皺波紋”。

在安雪眼中,“上海是節奏非常快的城市,到了NEILILAND,心一下靜下來。往裡走,店裡還放著自行車,有種反差萌,挺有趣。”讓安雪眼前一亮的NEILILAND布置,是14輛英國品牌Alex Moulton的手工自行車。它們被裝在雙層透明玻璃櫃裡,銀光閃爍。李媛介紹,“我們不賣車,但是銷售自行車選件,比如水壺包。當我們把這些車放進店裡,打開燈,能吸引店外來往的行人駐足。”

計劃打造銀發集市

與劇場做鄰居前,內裡與五角場合作在邯鄲路開了面積800平方米的綜合店內裡百貨,為現在的NEILILAND積累了上百個品牌資源,“根據季節和劇場內容定期更換內容。”在上海紐約大學教學樓裡,內裡百貨也有一家店,主打校園文化、國際化和東方傳統文化。兩店以劇場為紐帶進行聯動,“很多大學生是劇迷,新劇分享會進校園深受歡迎。上紐大師生的東方文化展覽在今潮8弄展出后,將來會出現在NEILILAND。”李媛說。

開在人流如潮汐般的劇場旁,NEILILAND能實現盈利嗎?李媛和同事們信心十足,在小空間孵化的獨特內容,能在更大商業空間和藝術展會實現它的價值,“作為細分領域的社群型商業,劇場精准吸引的消費人群,70%為25歲到40歲的女性。她們不少是從外地來滬看劇的。在烏鎮戲劇節沒有搶到《阿Q正傳》,就來YOUNG劇場看。對外地觀眾而言,環人民廣場演藝大世界與YOUNG劇場距離並沒有那麼遠。”

“周末有劇上演,觀眾多。沒有劇的時候,消費者以周邊居民為主。”徐文靜補充,“有很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在劇場空地玩耍,在NEILILAND小憩。”未來NEILILAND計劃打造銀發集市,“頻繁更新內容與社區產生鏈接,在劇場開放日進行互動展演,依靠票根經濟將內容帶出去,為區域帶來更多外部消費人群。”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諸葛漪)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