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臨港新片區招商迎“開門紅” 41個項目集中簽約

2025年02月21日09:12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四成以上人力向招商服務一線集中

臨港集團開啟招商體制機制改革 新片區招商迎“開門紅”,41個項目集中簽約

作為上海產業園區開發管理頭部企業,臨港集團近日啟動新一輪招商體制機制改革。記者從新春以來臨港集團首個招商動員大會上獲悉,改革新方案提出,將40%以上人力資源向招商引資和企業服務一線集中等新舉措。

臨港集團成立40多年來,打造培育出臨港、漕河涇、臨港產業聯動集聚區等系列園區。據市經信委統計,截至2024年底,臨港集團開發園區共23個,涉及規劃面積253平方公裡,佔全市開發區總規劃面積的四分之一。

為更好發揮投資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關鍵支撐作用,臨港集團進一步提升了招商工作的重要性。據了解,過去在集團層面的考核中,比較關注營業收入、利潤、租售面積等事后的財務指標。此次改革后,招商引資和企業服務等過程指標將作為考核的重要因子,並提高權重。

據了解,圍繞推動產業發展和臨港新片區開發建設,今年臨港集團總量指標為:載體招商企業數量1000家左右,同比增幅不低於20%﹔引入市、區兩級重點及重特大項目數不低於20個。分類指標包括招大引強、產業發展、安商穩商和能力建設四個方面。

在招商方面,臨港集團將發揮載體充足、產業園區運營經驗豐富等優勢,圍繞上海現代化產業體系等重點領域,持續創新招商引資方式,精准招引核心企業。比如,臨港集團在全市16個區都擁有不同產業園區,隻要企業符合上海產業定位,基本都能滿足企業所需,找到合適的落地方式。

同時,臨港集團將整合招商資源,服務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例如,近期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臨港集團積極服務上海人形機器人產業。前華為“天才少年”稚暉君2023年2月創立智元機器人,研發中心就落在臨港康橋園區的張江機器人谷。隨著企業的高速發展,機器人谷的空間難以滿足企業關於產業生態的需求,臨港集團組建工作專班,提供專項服務包,與智元機器人達成戰略合作,在臨港集團所屬其他園區為企業找到了滿意的生產基地。

據悉,為提升招商機制改革質效,臨港集團成立了招商工作組,推動內部跨層級、跨部門、跨平台協作,尤其是對於大工業、大項目,縮短決策鏈條、減少中間層級、提高反應速度。同時,集團將向一線配置更多人力,提高一線人員招商專業化能力,包括產業辨識能力、渠道拓展能力、專業招商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等。

“當前招商去化不是要不要做,而是必須要做。”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臨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於勇表示,臨港集團正在從大規模開發建設轉入以招商引資、產業培育、運營服務為主的新階段,將努力打造一流的園區創新生態集成服務商和總運營商,打響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品牌。

又訊 昨天,臨港新片區舉行2025年“開門紅”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暨重點企業表彰大會。會上,41家企業集體簽約落地臨港新片區,總投資額428億元,其中百億級項目1個、10億級項目6個。

據悉,本次簽約的項目涵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低空經濟、數據經濟、高端裝備、智能汽車、國際貿易、新能源等多個前沿領域,涉及上海重燃、天御星空、微創大數據、MacEarth等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將進一步加快產業集聚發展,提升臨港新片區產業發展能級。

新片區成立5年來,累計簽約項目已超600個,投資總額超6000億元。對於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臨港新片區的服務態度始終如一:不僅要在招商引資階段做好承諾,更要在企業落地后把政策兌現好,讓企業心無旁騖、心情舒暢地在臨港發展。

據介紹,昨天簽約的項目,管委會都將為其一對一定制開工建設計劃表,用好項目服務包機制,確保簽約項目早開工、保竣工到投產。未來,臨港新片區還將充分聯動各開發園區和各鎮,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用工、用人等生產問題,同時進一步完善教育、醫療等城市配套功能。

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出席。(記者 吳丹璐 沈思怡)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