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靜安:“開學第一課”,首次在紅色場館開課

人民網上海2月17日電 (記者葛俊俊)2月17日上午9點,上海靜安區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在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舊址紀念館開講。一群來自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的學生,正在聚精會神地聆聽一堂紅色場館中的大思政課——“忠誠與奉獻”中央文庫守護者的故事。這,是靜安區首次在紅色場館中舉行“開學第一課”。
課堂上,一件珍貴文物圖片瞬間吸引了全場的目光。這是瞿秋白於1931年起草的《文件處置辦法》手稿,是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舊址紀念館的一件陳列品,是我黨最早的關於檔案文件管理的規定,對黨的歷史文獻的管理保存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這件珍貴的文物,也引出了革命先烈守護中央文庫的感人故事——《“備交將來”的黨史守護人》。
為了讓同學們對中共中央秘書處的前世今生能有更為真切的認識和了解,來自靜教院附校“小紅苗”紅領巾講演團的小演員們傾情演繹了當年風雲歲月裡的發生的隱秘往事﹔靜教院附校學生朱奕誠現場朗讀了一首自創的紅色詩歌《靜安紅色頌》。
課上,“紅色靜安打卡行”文創發布。圍繞青少年受眾群體需求,該文創產品擁有學習打卡、守護挑戰、聯絡點創建、問答與事件抽取、紅色証考驗等多種的玩法,以更加鮮活的方式普及紅色文化與黨史知識。據悉,今年還將在全區各中小學全面推廣,成為學生在紅色大思政課上的互動教具。現場,同步發布了“靜安紅色研學地圖(青少年版)”,定位出靜安106處紅色舊址遺址、紅色場館以及文化地標,為孩子們開展紅色研學提供生動規劃與指引。
在“小紅苗”紅領巾講解員的帶領下,開啟了同學們“開學第一課”中的場館參觀環節,這也是首次在場館內使用青少年版講解詞,並配合“忠誠與奉獻”研學單(青少年版),讓同學們在紅色場館中與革命先烈們進行了一場身臨其境的“心靈對話”。目前,已在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等場館中,特別推出紅色場館“綠苗語音導覽”服務,通過挑選契合兒童身高視角,並且蘊含感人故事的展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講述錄制。
今年,靜安區還將探索在區內重點紅色場館設立“青少年接待日”,在周一閉館日專門接待青少年研學參觀,為全區青少年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講解服務,營造更加良好的參觀研學氛圍。
據悉,2025年春季開學日,靜安全區96所中小學的“開學第一課”中都凸顯了紅色文化元素,其中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課程有100個,覆蓋青少年學生 8.4萬余人,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將紅色文化有機融入“大思政課”,推動紅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