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乳腺癌患者積極參與龍舟運動和志願服務
齊力劃槳,拓寬生命的航道(民生一線)

![]() |
粉紅絲帶龍舟隊隊員在訓練。 |
![]() |
志願者為病友編織保暖用品。 |
![]() |
“綻放生命”康復賦能項目非洲鼓培訓班在上課。 |
如何為剛做完手術的癌症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如何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幫助患者更好康復?2月16日,上海楊浦區長海路街道市京社區睦鄰中心內,圍繞這些問題,上海“愛康生命之舟”龍舟隊的隊員們進行了專業的志願者培訓。春節前夕,她們在長海醫院的病房裡開展“新年送溫暖”志願服務活動,將自己親手編織的襪子和帽子送給病友們,並和她們一對一交流治療經驗,現場講述自己劃龍舟抗癌的故事,激勵病友戰勝病魔。
這是一支特殊的龍舟隊,所有隊員都是乳腺癌患者。自成立以來,在“體醫融合”理念下,已組織6600多人次乳腺癌患者參與龍舟康復運動。非洲鼓、編織坊、心理減壓和康復指導……除了龍舟訓練,隊員們還以志願者身份參加各類公益活動,用親身經歷和行動,幫助更多癌症患者重拾笑對生活的勇氣。
乘風破浪,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過去的2024年,最難忘的記憶是什麼?上海“愛康生命之舟”龍舟隊領隊施月波的答案是:“帶領姐妹們一起,代表中國乳腺癌患者,站上世界級賽事舞台。”
2024年9月,在意大利舉行的第十四屆國際龍舟聯合會俱樂部龍舟世界錦標賽上,一支身穿粉紅色隊服的中國隊伍格外引人矚目。這次大賽特設乳腺癌組別,作為亞洲唯一一支乳腺癌患者龍舟隊,來自中國的粉紅絲帶龍舟隊參賽,施月波是這支隊伍的隊長。
“我們乳腺癌患者,怎麼好去劃龍舟的呀,開什麼玩笑?”施月波告訴記者,剛接到參賽通知時,這是不少病友的自然反應。乳腺癌患者大多經歷過乳腺切除手術,有的需要去除胸大肌和胸小肌,很多患者都持有殘疾人証,手臂抬起都很困難。
第一次接觸龍舟運動時,施月波自己也覺得劃龍舟是個“天方夜譚”。如今,面對出國比賽的機會,施月波主動給隊友們打氣:“既要‘重在參與’,也要全力以赴。我們要向世界展示中國乳腺癌患者堅強樂觀的精神面貌!”
為全力備賽,從去年8月起,上海“愛康生命之舟”龍舟隊與來自雲南、浙江的隊友們聚集在一起,組成粉紅絲帶龍舟隊,進行了24次集訓。正逢酷暑,在連續多日4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下,每天的訓練時長都接近6個小時。
難忘完成第一個4000米訓練目標時,姐妹們高聲唱起“一條大河波浪寬”,一同夜訓的大學生們前一天還叫她們“阿姨”,那一刻都直呼她們“姐姐”﹔
難忘每一個超負荷訓練后的夜晚,全身肌肉酸痛,臀部和手掌起泡是“家常便飯”,翻船落水、滾爬上岸的尷尬也在所難免﹔
難忘在意大利比賽期間,當地華僑華人自發前來為她們加油,送來水果、牛奶等食品,國外觀眾也情不自禁為她們歡呼贊嘆。當隊員們舉起五星紅旗合影時,一種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異國他鄉分外強烈……
經過不到兩個月的訓練,這群乳腺癌患者完成了原本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天方夜譚”到走出國門參加國際賽事,她們用一舟、一槳、一雙手,在超越自我的生命航程中,詮釋了如何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抱團抗癌,從心灰意冷到生命綻放
“星星跟著月亮走,葵花跟著太陽走,我們跟著新時代,幸福美好一起走……”市京社區睦鄰中心的活動室裡,非洲鼓培訓正在進行。伴隨著《幸福中國一起走》的音樂聲,黃桂英和隊友們一起,有力敲擊著屬於自己的幸福節拍。
“平時在電視上看運動員,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會成為運動員出現在電視上。”作為龍舟隊的一員,63歲的黃桂英2024年第一次邁出國門,與姐妹們一起赴意大利參賽。
“誰去意大利比賽?”當她將比賽照片和視頻發布在朋友圈,一些多年未見的朋友紛紛表示詫異。他們難以想象,曾經因患癌而身體孱弱的黃桂英,有一天會以運動員身份出現在世界級賽事上。
回到5年前,黃桂英自己也難以想象。2020年被查出乳腺癌,手術后接受了8次化療、25次放療和18次靶向治療。那時,看著自己大把掉落的頭發,她不願走出家門。
當病友推薦她加入龍舟隊,她心裡不禁打了一個問號:“劃龍舟,我能行嗎?”抱著“去玩”的心態,黃桂英上了這條“船”。兩年多來,每個周末的訓練她都准時參加。用她的話說,有時心裡不舒服,“一到船上,和大家在一起,就什麼事兒都沒有了。”
如今,她的手臂結實有力,因化療而脫落的頭發恢復了往日的濃密,看起來也就50歲出頭的模樣。從最初的恐懼擔憂,到現在發展出劃龍舟、非洲鼓等興趣愛好,同時還參加志願服務,她說,上海倡導“群體抗癌”,病友之間的相互鼓勵十分重要,好的醫療政策也讓她思想上輕鬆了不少。
黃桂英是上海市大病醫保新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她告訴記者,2020年,上海將治療乳腺癌的靶向藥納入醫保。政策改革后,僅靶向藥這一項就省下20多萬元的治療費用,大大減輕了經濟負擔。現在,每月中西藥加在一起,她隻需自付不到300元醫藥費。
沒有誰生來堅強。從心灰意冷到生命綻放,不僅需要自我內心的勇敢翻越,更離不開各方的溫暖托舉。
溫暖傳遞,志願服務助推愛心接力
“出院后和我們一起來劃龍舟!”病房裡,施月波和黃桂英身穿志願者的黃色背心,和其他姐妹一起,耐心為癌症患者進行康復和心理減壓指導。紅色愛心卡片寫滿祝福和鼓勵的話語,為病房增添了一份年味兒。
每個周四,是龍舟隊姐妹與長海醫院病友們的約定。長海醫院甲乳外科護士長陳靜說,2019年以來,長海醫院一直為志願服務搭建平台,提前一天雙向溝通,確定需要接受志願服務的患者名單,再選擇同病種、經歷過相似類型手術的志願者,以提升服務的針對性。“志願服務中的精神支持,可以有效幫助患者克服恐懼,提升治愈信心。”陳靜說。
治愈自己,也治愈別人,正是施月波參與公益的初心。她說:“抗癌路上,我也經歷過挫敗。當時上海癌症俱樂部的公益幫扶,讓我重獲勇氣,所以我想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人。”“對,自己一個人好了不算好,要大家一起好起來。”一旁的黃桂英贊同道。
這段時間為新一年公益活動奔忙的施月波,成功募集到一家企業的贊助。她說,公益道路上,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堅持到今天,離不開社會各方對癌症患者的關心關愛。長海路街道婦聯“綻放生命”康復賦能項目給予支持﹔上海市龍舟協會對她們免除會費,並連續兩年授予“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上海一家水上俱樂部長年為她們提供免費訓練場地和設施……
“手心向上接受愛,手心向下付出愛。希望我們的公益活動讓愛流動起來。”施月波說,春暖花開時,龍舟隊將如期啟動新一年的訓練,還將舉辦服裝走秀等活動,引導更多癌症患者樹立積極心態,感受生活美好。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8日 1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