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原神》等游戲未公開內容 博主被判賠55萬

轉發《原神》等游戲未公開內容,博主被判賠55萬
游戲泄密為何屢禁不止
根據《2023-2024上海游戲出版產業報告》,2023年上海網絡游戲總銷售收入達1445.28億元,收入佔全國比重超三成﹔移動游戲銷售收入923.62億元,市場佔有率達77.6%。
游戲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用不正當手段獲取游戲未公開內容、傳播擴散涉密內容等行為頻發,給上海的游戲企業帶來了不小困擾。游戲為何頻遭泄密,保護難點又在哪裡?
轉發擴散泄密視頻也要擔責
追逐流量,是游戲泄密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游戲在新版本正式發布前,會邀請部分玩家提前參與內測,由於熱門游戲未公開內容往往能夠吸引其他玩家關注,有人就會出於炫耀、牟利等目的,違反保密協議偷錄游戲未公開內容並進行傳播。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平台和網絡博主未直接實施偷錄等行為,但頻繁轉發擴散游戲涉密內容,這樣的行為同樣存在侵權風險。
2023年8月至2024年4月間,某社交平台博主持續發布、轉發涉及上海米哈游公司旗下《原神》《崩壞:星穹鐵道》14個版本以上的未公開游戲內容。相關泄密視頻的點贊數超190萬次,轉發超45萬次。去年12月,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對所涉3起訴訟案件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該博主侵犯企業商業秘密和著作權,判決其賠償米哈游公司55萬元,並公開刊登聲明、消除影響。
去年9月,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中,某門戶網站在2年時間內利用網站及關聯自媒體賬號發布了近百條涉及《原神》16個版本未公開的游戲信息。法院一審判決認定該網站構成著作權侵權和不正當競爭,判決其賠償33萬元。
米哈游公司透露,近年來共對200余名惡意傳播泄密內容的泄密者進行追責,單個侵權人判賠最高金額55萬元。此外,還有部分涉案團伙已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另有多人被處以行政處罰。
應明確游戲商業秘密認定細則
由於知識產權案件審理周期相對較長,如不能及時處理侵權行為,就有可能導致權利方“贏了官司輸了市場”。針對這一游戲企業普遍反映的“痛點”問題,上海已經採取了相應措施。
2024年3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接到米哈游公司的訴前行為保全申請。玩家陳某在參與《崩壞:星穹鐵道》游戲內部測試時,擅自拍攝、錄制了游戲畫面並存儲了還未公開的游戲設計,隨時有向他人泄露的風險。
浦東法院審查后認為,陳某存在實施了擅自攝錄行為的較大可能性,如不加以規制,將會破壞游戲的平衡性和公平性、降低游戲的熱度和關注度、打亂游戲公司的商業和經營安排、貶損游戲公司的商業信譽和社會評價,也會極大傷害上游設計者的創作熱情,進而降低優質游戲產品的供給,甚至給游戲產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於是,法院在接到申請后的48小時內即作出裁定,責令被申請人陳某不得披露、使用、允許他人使用其在參與游戲內測過程中擅自攝錄的游戲內容。裁定書送達后立即執行。這也是全國首例涉游戲未公開角色設計的侵害商業秘密訴前行為保全案。
“這反映出游戲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正在不斷完善。”在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教授、知識產權法教研部主任劉維看來,網絡游戲侵權案件呈現出權利類型多樣化、侵權手段復雜化、權益恢復難度大等特點,而游戲商業秘密如何定性、定損則是司法保護的核心問題。
“游戲商業秘密尚未對外發布,其價值如何體現、如何認定侵權行為造成損失,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游戲商業秘密價值性的認定,也決定了游戲企業能否尋求刑事保護。”劉維認為,各方需要進一步明確游戲商業秘密的認定細則,細化泄密行為與損害后果的因果關系判定,讓游戲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更規范。(記者 王閑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