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碩果累累” 莘庄工業區多家外企不斷追加投資

2025年02月17日09:14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莘庄工業區多家外企不斷追加投資

外資項目“碩果累累”,展現外資制造業持續加碼上海的信心

最近,在閔行區莘庄工業區,士卓曼高端種植體產業化項目一期剛竣工投產,就提出了再拿地20畝、投資6億到8億元啟動項目二期的新訴求,立志打造其在亞洲首個生產、培訓與創新一體化基地,預計達產年收入14億元,可帶來近千個就業崗位。

這是士卓曼集團首個在海外買地建廠的項目。“中國區快速增長的市場行情,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讓這家被譽為種植牙界‘愛馬仕’的瑞士企業果斷加碼投資,堅定了在中國長期發展的信心。”莘庄工業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不斷追加投資的外資企業,在莘庄工業區並非個例。自2000年落戶以來,上海依工塑料五金有限公司已四次拿地擴產,主要研發生產汽車零部件產品,去年產值達到35億元。其中,第四次拿地92畝、新增投資9億元,新廠房在去年初竣工投產后成效顯著,前9個月公司產值同比增幅達27%。

作為閔行區最主要的外資集聚地之一,莘庄工業區在招引外資項目上“碩果累累”,展現了外資制造業持續加碼上海的信心與韌性。莘庄工業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林藝告訴記者,目前,莘庄工業區正在推進的存量企業改擴建項目有14個,其中8個為外資項目,包括依工、芬美意、索爾維、巴斯夫等知名企業,總投資額20億元,達產后預計新增產值69億元﹔同時,新供地及建設中的項目有18個,總投資額達109億元,其中不少也是外資大項目。

在新的招商環境下,莘庄工業區靠什麼吸引外資大項目?莘庄工業區總經理童玲玲坦言,不能再靠“卷”政策扶持、“卷”資金補貼,更多應“卷”在專業服務上。當前,園區正堅持系統謀劃、主動作為、協同推進,加快深入推進招服一體化改革,積極打造讓企業“引得來、留得住、成長好”的一流營商環境。

聚焦重點領域“引得來”

圍繞如何“引得來”,莘庄工業區以規劃為引領,聚焦商業航天、生物醫藥、汽車芯片等重點領域,搭建“產業聯盟+工作專班+投資基金+特色基地”架構體系,開展專業化、精細化、系統化招商和服務。

比如汽車芯片領域,園區成立專班,參投設立了安智芯平台公司,專班和平台公司著力發揮政策研究、行業服務、商務談判和鏈式招商的專業化能力,與中國汽車芯片聯盟合作,合辦行業活動,建立上海車規級集成電路聯盟,並與上汽檢合作設立“尚研莘工”創投基金等,全生態打造汽車相關特色產業集群。

之前,上海依工有個“煩心事”,公司所產一款配件的芯片需要進口,但國外物流周期總是特別長,園區的汽車產業鏈專班——安智芯平台獲悉后,依靠專班裡的高校、專家、智庫、鏈主、投資機構、政府職能部門等資源力量,積極幫助尋找國產化替代方案,目前已對接上一家芯片設計生產公司,首輪試生產的流片樣品已交付上海依工。而另一家從事汽車安全系統研發的均勝電子,也在此找到了不少上下游伙伴,在汽車產業鏈專班幫助下,不僅把多家子公司遷了過來,近期還計劃增資1億元。

記者發現,在專班化的招商模式下,莘庄工業區去年以來新增的一系列產業項目基本集中在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汽車產業鏈等賽道。

特別是在商業航天產業領域,莘庄工業區精准發力,積極推動區域集群發展。去年3月,作為上海商業航天產業鏈主單位之一的航天科技火箭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在莘庄工業區注冊成立,並於當年進行發射試驗任務。9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商業火箭有限公司也注冊成立。12月,作為航天科技集團在上海地區承載商業衛星設計、試驗、制造功能的上海航天空間技術有限公司也落地莘庄工業區。另外,國星宇航、寰宇航天、巡天宇航、寧波智暉等多家商業航天優質企業也已落戶莘庄工業區。

長效機制穩商“留得住”

前不久,作為莘庄工業區“工業母機”產業的核心企業之一,拓璞公司拿地40畝、新增投資1.5億元的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主要生產面向航空航天領域的高端數控裝備,達產產值可達8億元。這是優質項目“留得住”的案例之一。

據了解,莘庄工業區積極構建長效穩商機制,圍繞園區245家重點企業,落實“一企業一領導一專員”服務機制,針對企業的問題訴求,建立協同機制做好閉環服務管理,園區層面無法解決的問題積極申請提級管理,2024年一年共解決此類問題121項。比如,針對企業用電方面共性訴求,牽頭園區49家企業加入虛擬電廠,去年參與市迎峰度夏需求響應18次,有力保障園區用電供應穩定。

莘庄工業區還充分發揮“雙代辦”服務聯動機制的統籌協調作用,一站式全流程幫辦企業注冊辦証和項目建設。園區每月召開項目調度會,圍繞拿地項目、改擴建項目“兩張表”會商打通難點堵點,加速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竣工、早投產。2024年,莘庄工業區共推進“雙代辦”項目600個,如贏創(上海)僅用2小時順利取得新的營業執照,成為全區首個“一照多址”備案落地案例。

2024年全年,莘庄工業區到位外資2.04億美元,同比上升18%,其中1.7億美元來自落戶園區24年的華碩電腦。2000年,華碩電腦剛落地時,還只是租賃辦公廠房,主要從事銷售和售后服務,員工不足百人,如今公司已發展為員工超千人、年銷售額超240億元的全球領先的3C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此番投資“加碼”,將拿地新建創新產業化項目,達產后新增年產值不低於10億元。

全要素保障“增資擴產”

“這兩年,我們捕捉到,不少存量外資企業出現新的趨勢特點,園區正持續跟進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全要素保障這些外資項目增資擴產。”林藝告訴記者。

一方面,從消費需求來看,一些企業打入中國市場后,業務空間不斷遞增,他們紛紛拿地建廠,從貿易型轉向實體型。華碩電腦大手筆增加投資,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之一。

另一方面,外資研發中心正成為跨國公司中國本土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生產型企業開始布局總部和研發中心。比如,佛吉亞已將排氣控制及汽車電子兩個事業部整合集聚至莘庄工業區。目前,園區已累計有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4家,去年新增外資總部及研發中心5家。

今年4月,投資超12億元、由園區代建的雅詩蘭黛大型智能倉庫將正式投產。作為莘庄工業區的納稅冠軍,雅詩蘭黛正開展更多面向全球市場的創新研發,更加深度參與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去年6月,雅詩蘭黛集團收購北美知名美妝品牌The Ordinary母公司DECIEM。今年元宵節,面向年輕時尚群體的The Ordinary新品牌在國內市場正式發售,至此,雅詩蘭黛已在國內有17個品牌,以更好地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另外,從智能制造端產業方向看,施耐德、大金等知名外企正加速轉型升級,通過改擴建和技改項目,邁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保持國際競爭力。

這兩年,莘庄工業區通過成立“碳路者”聯盟,吸收中航光電子、上海建科、三菱電機等26家企事業單位加入,為企業節能降碳工作提供專業指導,2024年新增工信部綠色制造企業3家、零碳工廠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2家,在助力企業綠色轉型的同時,拓展聯盟企業的服務市場。

招引大項目,一要抓龍頭,二要抓空間。如何不斷滿足新增企業的土地需求?林藝告訴記者,近年來,面對不斷“擴圈”的產業生態,園區對現狀地塊進行梳理,並長期推進產業用地盤活機制,當前已成功盤活1549.5畝土地,下一步計劃盤活的土地有1303畝,“隻要有好項目,不怕沒空間”。(記者 黃勇娣)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