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普陀區已建成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106個 成小哥“小休”新去向

2025年01月27日09:22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外賣騎手如何“小休”?

普陀區目前已建成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106個

前不久,外省市一名外賣騎手午休時坐在電動車上,將腳伸進保溫箱的照片引發網絡熱議。討論的聲音並不都指向小哥的行為失當,反而有很多評論表達關切:小哥是否沒有地方休息?寒冷的戶外,小哥能到哪裡取暖,喝口熱水?

近年來,上海建設籌措了一批小哥驛站和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成為小哥“小休”的新去向。記者獲悉,以普陀區為例,目前已建成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106個,建成友好社區、商圈、街區、樓宇、單位等雙友好場景數十個。

“怕影響商家生意”

外賣小哥張文強平時在普陀區新村路站附近6公裡范圍內跑單。他提到,年輕力壯、經驗豐富的外賣員,有時一天能跑100多單,一天干10小時。“一到接送的點非常忙,下午時間雖相對空閑,但仍有零散的訂單,因此休息的時間都很碎片化。”

記者在靜安區一些商圈也隨機詢問了幾名騎手。有小哥稱,中午送餐高峰期過后,下午3時至4時會關閉訂單系統,找地方休整,有時在一些快餐店裡,有時會去商圈提供的休息站點,“打個瞌睡、上個廁所、接點熱水,刷會兒短視頻消磨時間”。

有些商家很友善,小哥若在空閑時段過去,就餐有折扣,喝茶休息充電都可以。在一些飲品店,店員制作飲品時,騎手們可以坐在餐桌旁休息,也可以在店裡灌點熱水,“但停留時間不會太長”。

“一些小店座位不多,休息一兩次可以,不太好意思總去閑坐,怕影響人家生意。如果被拒絕過一次,可能也不會再去了。此外,雖然公園也有桌椅凳子,但找起來有點費時。”張文強在與其他騎手交流時還注意到,有小哥稱隻有送單目的地恰好與驛站距離近,才會考慮前往驛站。有些驛站雖然開放給小哥休息,但由於設置在二樓,或不容易發現標識,導致他們錯過或感覺不便,沒有最大化利用這些資源。

在普陀區萬裡街道轄區開展的一次人民建議征集活動中,張文強代表騎手群體提出,希望能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開放一些場地給外賣快遞小哥作為臨時休整場所,並特別提到,地理位置要便利顯眼,休整空間要方便到達,如有條件,最好能提供飲水、廁所、座椅、手機充電等小哥們需要的服務。

拼好位置,卷新服務

記者從萬裡街道工作人員處獲悉,過去一年,街道一直在協調多方資源,籌措建設服務騎手等戶外職工的驛站場地,比如中環國際酒店的鄰裡餐廳、桃源漫道·萬裡比鄰黨群服務站等一批休整站點,在“萬裡濱水活力帶”的新圓灣設置了13張帶有太陽能供電設施的休閑長椅,也可供外賣小哥臨時休閑,為手機充電。

位於大場浦河畔的桃源漫道黨群服務站於去年4月開設,這裡比鄰新村路,背靠美食城,周邊環繞著大華虎城商圈,來往騎手不絕。“休息、急救箱、雨傘、直飲水”的標識顯著地張貼在落地玻璃窗上。位於服務站內的“漢福山”咖啡店員工告訴記者,騎手在等餐時就會在一旁座椅上休息,也會提出取點熱水。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負責人提到:“根據騎手的建議,我們特別注重驛站的便捷度,遵循臨街、顯著的原則。這裡本是美食城門口的一塊空地,在和產權方溝通后,他們非常樂意提供這塊地方用於服務騎手和戶外職工。在周邊居民的建議下,我們引入了一家公益咖啡店,並開通了外賣服務。來往小哥在送單時,也能夠自然而然地了解到這個站點。”

令人驚喜的是,連酒店也開辟出“小哥驛站”。在真金路富平路路口的中環國際酒店,豎立多塊“入口向前30米,城市建設者/戶外職工休憩驛站”的引導標志。酒店方告訴記者,此處就餐點原本是職工餐廳,酒店轉型打造成了社區食堂。“我們與街道溝通時一拍即合。增設服務新就業群體的功能,反哺社會。”剛開業時,張文強曾前來體驗。“指示很清晰,停車也方便,吃完飯又能繼續休息,一站式滿足需求。”令他特別暖心的一個細節是,酒店在配備微波爐、飲水功能、解決如廁問題之外,增設更多的插座,配備了免費數據線。今年,中環國際酒店將驛站整體納入規劃建設,進一步提升服務社區和新就業群體的功能。工作人員表示,這些驛站建成后,街道會與平台主動對接,更新地址和服務信息,騎手可在軟件后台查詢。

廣泛聽取新就業群體建議

作為騎手代表,張文強去年參加了不少場建言獻策的活動,“我還提過增加換電櫃的意見,后來許多小哥宿舍、途經的驛站以及商圈都增加了相應點位。希望今后能不定時地開展人民建議征集活動,我會積極參與,合理提議,繼續代表騎手朋友發聲、出力。”

從完善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的覆蓋廣度和深度,到為年輕的新就業群體創造學歷提升、職業培訓等提升機會,在普陀區年度優秀人民建議評選工作中,這類有關新就業群體的人民建議不斷涌現。在一份《關於破解網約配送社區“最后百米”難題的建議》中,騎手吳義就提到,希望政府、網約配送平台、社區可以多方參與,共同探索有效舉措,緩解網約配送服務中社區“最后百米”配送難問題,實現小區門禁對配送員友好開放,完善小區配送路線,打造新就業群體友好社區。隨后,區委社會工作部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採納並推進建議的轉化落地。

近年來,普陀區開展了多場針對新就業群體的“零距離”聽建議活動。在廣泛聽取建議意見的基礎上,推動了一批“金點子”落地,聯動政府部門、“餓了麼”等平台企業、居民社區、新就業群體多方參與,努力實現網約配送員與基層社區雙向奔赴的友好服務模式。(記者 車佳楠)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