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13份盒飯,搭起民意溝通橋

新春將至,年味漸濃。1月21日中午,上海市靜安區芷江西路街道靈光居民區活動室,10位社區居民代表、3位區人大代表、13份熱騰騰的盒飯,搭起了一座溝通橋梁,構成了一場直面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民意收集盛宴。
上海粵商青聯企業家為居民和區人大代表贈送並分發盒飯。芷江西路街道供圖
“柯代表您好,我有個難題。雖然我們現在能住新房,但是一家三代人擠在30幾平方的房子裡還是太擁擠了。您是人大代表,也是建筑方面的專家,能不能幫忙看看怎樣裝修能增加點儲物空間,讓我們三代人住的更舒服些?”65歲的居民劉玉祥提出了自己的困擾。
午餐會現場。芷江西路街道供圖
“沒問題。我們也確實關注到了這個問題。房子原拆原建,建筑面積沒有什麼變化。我們會根據戶型提供建議,盡量留存更多的收納空間,讓大家住得更舒服。”區人大代表柯楚溪立刻給出了積極的回應。
“代表們,謝謝你們。我住了一輩子的老房子,做夢也沒有想到我還能在新房子裡過年、用上天然氣,我是打心裡感激你們!”70歲的傅鑫珠特地提到了天然氣,在她的講述中,一個“民呼我應”的故事浮出了水面。
元旦前夕,包括傅鑫珠在內的共和新路802弄“原拆原建”的34戶居民迎來了回搬的日子。傅鑫珠已經完成了室內裝修,准備今年高高興興在新房子裡面過個年,並邀請親戚、朋友來家裡走動走動,一起吃頓飯,暖暖灶。不過,尚未開通的天然氣成了最大的阻攔。
開通天然氣,傅鑫珠心裡美滋滋。蔣迪雯攝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把這一訴求反映給了區人大代表張冰。沒想到,在人大代表和芷江西路街道的協調下,終於在日前開通了天然氣。“咔嚓”一聲清脆的灶台旋鈕轉動聲,成了她心中最美妙的音符。
“看著這些老鄰居們通過舊住房綜合改造,居住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我們都老羨慕的。我們共和新路710弄的居民也想請代表們幫我們呼吁推動一下,讓我們也能享受到舊住房改造的紅利,早日用上天然氣。”62歲的趙立群真誠地表達了他的願望。
區人大代表張冰在居民家中查看天然氣通氣情況。芷江西路街道供圖
“收到。我們會聯合其他代表,盡快把意見提給區裡,爭取早日解決。”區人大代表柯楚溪耐心回應。針對大家普遍提出的廚衛空間不足的問題,他建議,區裡對廚房及衛生間的硬件設施進行集中採購策略,一方面享受集採帶來的優惠政策,在確保產品品質的同時,減輕百姓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通過優化設計,最大化利用空間,實現空間的緊湊高效布局。
區人大代表積極回應居民訴求。芷江西路街道供圖
飯桌上,沒有官腔套話。居民們紛紛打開了話匣子,從回遷房的裝修設計、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等全面展開,話題廣泛而深入。代表們一邊認真傾聽,一邊仔細記錄。“雖然都是瑣碎的小事,但都是關乎居民生活的大事。”區人大代表張偉說到。
簡單的場地、普通的盒飯,現場氛圍溫馨而熱烈。區人大代表柯楚溪此次午餐會還帶來了95后青年趙月亮的期盼——一份裝修圖紙。趙月亮萬分感激,多次言謝。他沒想到上次提出婚房裝修方面的需求,這次柯代表就將方案拿出來了,這種被重視的感覺讓趙月亮心頭一熱。
區人大代表柯楚溪為趙月亮帶來了裝修圖紙。芷江西路街道供圖
不少居民表示,這一份特別的“暖心餐”,帶給了他們實實在在的充實感和幸福感。
一場午餐溝通會,見証的是一場雙向奔赴。過去,都是選民在接待日找代表反饋情況。如今,代表們跨前一步,主動找選民了解訴求,模式改變了,但是“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初心始終不改。代表們通過走訪、座談、視察等各種形式,為民奔走鼓與呼,滿腔熱情履職,這將更有力推動基層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進程,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探索,讓民主之花在基層綻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