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美麗金山新畫卷,共享生態之美
近日,記者來到漕涇鎮水庫村集中居住點。村民顧品連正在村裡統一規劃的菜園裡忙活著除草、翻土。顧阿姨表示,這幾年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自己和家人搬進了新房。“村裡把最美的風景留給了我們,讓大家感受到環境實實在在的變化。”
良好的生態環境讓水庫村先后獲得“國家森林鄉村”“美麗鄉村示范村”“全國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范村”等榮譽稱號,“村村換新、處處皆景、景景如畫”的生動圖景在這裡徐徐展開。“休息的時候,在村裡散散步挺好的,路寬了,綠化也多了,東面還有濕地公園。”水庫村村民張雪龍說。
自2021年漕涇鎮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以來,水庫村積極探索“兩山”轉化路徑,如今,“生態修復—環境改善—民生富裕”正在這裡大步開拓。
漕涇鎮水庫村黨總支委員、村委會副主任賈笑春介紹,近年來,村裡對河道進行了全面的疏浚,並通過河岸護樁建設、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種植,來進一步提升水環境。“我們還動員和鼓勵老百姓,去愛護和管理好各自宅前屋后的環境,一起參與潔美鄉村建設。”
農林廢棄物,曾是困擾鄉村環境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難題。然而,位於呂巷鎮的時科金山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卻將其視作寶藏,通過一系列前沿科技與創新工藝,賦予了這些廢棄物全新的生命,轉化為炭基肥料、生物質能源等有價值的產品。
時科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蒲加興表示,企業還可以針對作物來調整配方,“比如呂巷這邊種植蟠桃,我們生產出來的肥料,就會針對蟠桃的養分需求,來制定蟠桃專用的產品,從而提高蟠桃的品質。”
變廢為寶,不僅有效解決了廢棄物隨意丟棄或焚燒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更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綠色、環保的肥料資源,形成了一條資源循環利用的完整鏈條,促進了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如今,時科每年廢棄物綜合處置能力為10萬噸左右,大約會產出6萬噸的炭基肥料,這些肥料將在上海進行土壤改良應用。
近年來,金山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要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人民至上”的重要理念,接續推進環境提升工作,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繪就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麗金山新畫卷,讓人民擁有更加美好的家園、更加有品質的生活。
(來源:i金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