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車租賃“傍名牌”被罰71萬余元,上海公布“守護知識產權”行動典型案例

在正品Zippo打火機上雕刻圖案對外出售,私自用其他品牌汽車加裝“勞斯萊斯”商標作為婚車出租,擅自設計、生產游戲卡牌,在普通水果上貼標簽假冒進口獼猴桃……2024年起,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守護知識產權”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商標侵權、假冒專利、地理標志侵權和申請代理領域違法行為。今天,市場監管局公布了十個“守護知識產權”行動典型案例,其中不少著名品牌商標被侵權,包括Zippo、勞斯萊斯、米哈游、佳農等。
在正品打火機上刻圖也侵權
在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浦東新區查辦的一起侵權Zippo商標打火機的案例頗具典型意義。2023年11月16日,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局接舉報,對上海禎意貿易有限公司涉嫌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為進行檢查。當事人在購入標有“Zippo”商標的打火機后,自行在打火機上印制圖案、或雕刻圖案、或加裝自行購入的外殼后對外銷售。同時,購入他人未經商標權利人許可加工的“Zippo”打火機進行銷售,並在包裝袋、網頁上標注“Zippo”商標。此外,當事人未經商標權利人許可,在“ZIPPO批發網”提供“Zippo”打火機雕刻/刻圖服務。對此,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局已沒收侵權商品,並處罰款8萬元。
圖說:案件查辦現場 採訪對象提供(下同)
據悉,在案件辦理過程中,當事人曾提出“購入的是Zippo打火機正品,雖然轉售前進行了加工(彩印、雕刻、加殼),但轉售的還是正品,所以不構成侵權”的抗辯。辦案部門認為,正品轉售行為的正當性在於商標“權利窮竭原則”的適用,但該原則必須以轉售的商品與其購入的正品具有“同一性”為前提,具體要看是否損害了商標的識別來源功能和質量保障功能。如果帶有商標的商品經商標權人許可售出后,狀況發生了實質性變化,就不再符合“同一性”原則。本案當事人的加工、改裝行為,就是一種典型的再造,其轉售不具有合法性。
婚車租賃“傍名牌”被查辦
婚車租賃市場“傍名牌、搭便車”等攀附他人商譽的不良風氣,也在典型案例中被肅清查辦,該案也填補了執法空白。
2023年8月2日,普陀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網絡巡查中發現,某網絡平台店鋪上架“勞斯萊斯銀雲”婚車租賃服務套餐,但提供的婚車及網頁圖片疑似其他品牌汽車。經商標權利人辨認,涉案汽車的車頭、車身、車輛輪轂位置分別使用了“勞斯萊斯”注冊商標,但與勞斯萊斯無任何關聯。
圖說:其他品牌汽車被私自加裝勞斯萊斯商標
對此,辦案部門在美團、抖音、小紅書等平台廣泛排摸,在全市范圍內鎖定了上海蜜蕊汽車租賃服務有限公司等15家從事婚車租賃及婚慶業務的市場主體,並通過長三角辦案協作機制,迅速鎖定涉案人員,扣押涉案車輛。最終,15家當事人共計被行政處罰71萬余元。
車主私自加裝勞斯萊斯商標並將汽車出租,應認定構成使用相同注冊商標的侵權行為。但下游婚車租賃公司未直接實施改裝、僅出租車輛的行為不屬於直接使用商標,提供出租服務也有別於直接銷售侵權商品,對此類行為的定性未有先例。經研判,辦案部門認為婚車租賃公司在明知或者應當知道涉案商標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情況下,未對租賃婚車進行查驗,未盡到合理注意義務,導致消費者對車輛商品來源產生混淆,也擠壓了商標權利人的銷售空間和交易機會,應認定為商標侵權行為。
擅自設計生產卡牌屬侵權
如今在年輕人及兒童中,卡牌產品風靡一時,具有游戲和收藏功能。2024年3月28日,徐匯區市場監管局結合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違法線索,前往方某某作為法定代表人的徐匯區古美路某公司的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
經查,2023年6月起,方某某組織其名下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設計侵權卡牌產品底稿,並在義烏某地生產制作侵權卡牌產品4031盒,共計111469包。通過1688平台,當事人銷售侵權卡牌的違法經營額為143048元。對此,徐匯區市場監管局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處罰款42萬余元。
圖說:當事人設計並生產的侵權卡牌
本案中,卡牌生產商將他人商標及圖案設計成整套卡牌產品,從而侵犯了他人注冊商標專利權。權利人雖暫未實際生產經營卡牌產品,但當事人為了提高自身卡牌的曝光率與銷售量,擅自設計、生產含有權利人知名商標的卡牌產品,攫取本應屬於他人的市場機會,具有攀附他人商標知名度、誤導相關公眾的不正當性,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假冒進口水果被罰款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假冒進口水果的現象愈演愈烈。2024年1月31日,楊浦區市場監管局聯合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對區內振川便利店等5家水果經營者開展突擊檢查。這些水果經營者在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期間,使用網售假冒“ZESPRI”和“佳農”商標的標簽粘貼於普通水果上,冒充品牌水果高價銷售。現場共查獲假冒獼猴桃2箱、侵權標簽貼紙11382張。
圖說:普通水果被貼上進口品牌標簽
經核算,本系列案的違法經營額合計11033.6元。楊浦區市場監管局已責令當事人停止侵權行為,沒收所有侵權商品及標識,沒收違法所得2550元,並處罰款30500元。同時,將制售侵權標識的違法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該案是加強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嚴厲查處鏈條化制售侵權商品違法行為的典型案例。市場監管部門同公安機關緊密協作,公安機關對制售假冒水果標簽的9名犯罪嫌疑人進行源頭打擊,查獲侵權標簽共計600余萬枚,市場監管部門對於不構成刑事犯罪的中下游零售商戶進行逐一查處。最終,侵權網絡被搗毀,消費者與外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也得以維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