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我在街區當書記│戴幸一:我想扎根街區,讓流動黨員找到“家”

人民網記者葛俊俊
2025年01月02日11:21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提籃橋歷史風貌街區是北外灘區域最具歷史感的街區。”2024年8月,根據北外灘街道黨工委的安排,戴幸一從一名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成為了提籃橋歷史風貌街區黨支部書記。

四個多月來,從楊樹浦路、周家嘴路、大連路再到公平路,街區黨支部覆蓋的范圍,戴幸一和街區黨支部黨員們走了一遍又一遍,看了一回又一回。

“從提籃橋到北外灘,這裡是北外灘建設發展的一處‘縮影’,這裡的街區、商鋪承載著老提籃人滿滿的回憶。”經過多輪走訪排摸,戴幸一統計出,街區內涉及市場主體243家,流動黨員10名。

走訪東安菜場

由於不同商戶的營業時間有差異,街區黨支部就有針對性和計劃性進行走訪,如有些商戶白天忙,黨支部就約在他們下班后再聊一聊。

“有天晚上8點,我與一家沿街店鋪的流動黨員談心談話,聊了近一個小時,這名黨員激動地對我說:‘書記,你這麼晚等我下班,我很感動,你讓我感受到了黨組織的溫暖!’”說起這一幕,戴幸一仍然記憶深刻。“這名黨員當即表示要把組織關系轉進來,並願意積極支持配合黨支部的工作和活動。”

日常走訪沿街商戶,發放黨群聯新卡

在日常走訪中,戴幸一提及,黨支部常用的軟件是隨申辦政務雲小程序,可以及時掌握“街面上”“小個專”實時數據。街區採取“每日隨訪、雙周必訪、每月全訪”的常態化聯系走訪機制。

街區黨支部書記晚上為街區流動黨員送學上門

“我們就是想把‘鐵腳板’扎根街區,開展沿街商鋪、人才公寓走訪工作,以談心談話、送學上門等方式,凝聚轄區流動黨員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戴幸一驚喜地發現,通過走訪,越來越多的流動黨員都找到組織找到了“家”。

深夜學“唐”青年研修坊

街區黨支部工作站是依托唐山裡居民區黨群服務站建成。為了讓大家來到陣地就如“回家”般有牽挂、有回顧、有期待,街區黨支部結合市、區的優質資源,定制設計“探尋初心路線”組織生活套餐、“讀原著學原文”組織生活套餐、“追尋紅色記憶、傳承革命精神”組織生活套餐,供新興領域群體按需獲取。此外,還專門打造了“五個一”特色成果展示區和服務“新”空間,建立“北外灘未來社團”和深夜學“唐”兩個課程品牌。從8月至今,約1萬人次參與了活動。

在日常“掃街”過程中,戴幸一經常會和商戶們聊那些他們聽得懂、感興趣、很關切的“家長裡短”。在聊天中發現新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和訴求,依托片區網格和街區治理委員會,及時進行調處和化解。

胡記老鴨粉絲湯店詢問辦理排水証相關事宜

在一次走訪中,有一家小餐飲店老板向戴幸一尋求幫助。“商戶辦理排水許可証的告知書,老板有些看不明白,也很難抽出時間去辦理。”為了減少商戶的咨詢時間和跑腿次數,戴幸一根據指引線上自學,還主動聯系街區中的“六大員”中的有關人員學習。在專業指導下,最終商戶順利地辦出了排水許可証。“商戶向我連聲感謝,還說要請我吃一碗老鴨粉絲湯。”戴幸一笑著說到。

“辦成服務團隊”指導肉滿香店老板辦理排水証

“辦証服務團隊”現場檢查指導商戶如何排管

受到這件事啟發,街道黨工委還專門成立了一支“辦証服務團隊”,為小型餐飲店辦理排水証提供“一條龍”服務。這一創新舉措實現了商戶從原先的“跑兩次”到現在“一次也不用跑”,大幅壓縮了商戶的時間,贏得了商戶的點贊。

“我們積極回應‘新訴求’,辦好每一件‘新’實事。”從8月至今,街區黨支部共解決新興領域群體提出的問題近40件。

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從業人員規模龐大、結構復雜、層次多樣,街區黨支部如何聚焦不同群體的需求,做好暖“新”服務?戴幸一的做法是——積極凝聚沿街商戶這些相對固定的“小個專”群體,通過走訪聯絡盤活資源,挖掘“積極分子”並發揮積極作用。

小宋理發店沿街商戶為社區居民和新興領域群體提供理發暖心服務

在來福士廣場開展溫暖速遞,與“新”同行活動

“通過公益集市、主題黨日活動等形式,讓他們從接受服務的‘客人’變成提供服務‘主人’。”戴幸一舉例,在“金秋送暖,新力新為”志願服務主題黨日活動中,來自沿街的海燕扦腳店、小宋理發店、VIVO手機店等店主主動參與活動,提供了扦腳、理發、手機貼膜等服務,大受歡迎。

為小哥發放公益服務券

此外,活躍在街面上的快遞、外賣騎手等“流動群體”也是街區黨支部的凝聚對象。街區黨支部聯動街道總工會和轄區內共建單位等資源,開展中秋暖“新”包、小雪加油餐等4次主題黨日活動,組建了“騎新協力”騎手微信群。“微信群裡現在已凝聚了一百多位騎手,我們通過線上的方式做好日常的關心關懷工作。目前來看,街區的這股新力量會越來越大。”

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是一項長期工作。戴幸一表示,街區黨支部將努力構筑暖“新”堡壘,建強連“新”陣地,提供貼“新”服務,化解“新”頭實事,爭做知“新”伙伴,讓新興領域的“煙火氣”成為推動北外灘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責編:葛俊俊、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